南极电商深陷财务造假疑云 股价大幅波动

兴业证券的一份研报,让南极电商深陷财务造假疑云,股价大幅波动。今年年初至1月15日,股价累计跌幅达22.99%。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1月15日表示,证监会已经关注到了这一情况,并已将南极电商的股票交易纳入重点监控范围,督促公司发布了澄清公告,回应市场质疑,同时也要求年审会计师对南极电商2020年度财务报告进行重点审计。

证监会关注南极电商财务造假质疑

市场质疑来源于兴业证券发布于2019年的研报《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的界定和识别》,该研报称“XX电商”存在六大疑点,被市场普遍解读为针对南极电商。

在1月15日证监会发布会上,高莉指出,在日常监管中,深交所高度关注南极电商的经营模式和业绩真实性,2017-2019年连续三年对公司年报进行重点审核,同时强化对公司关联交易、重大投资、闲置资金理财等事项的问询。高莉表示,证监会将坚决落实“零容忍”要求,紧盯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一旦发现将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公开资料显示,南极电商前身为南极人,成立于1997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内衣企业之一。2012年,南极人取消生产和销售端的自营环节,转而做起品牌授权生意,并更名为南极电商,被称为“吊牌之王”。

在资本市场上,南极电商备受关注。2020年3月到7月,股价翻了两倍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有多达110家机构持有南极电商,持股量占流通股本的38.44%,持股市值达到129.63亿元。

近期南极电商被市场质疑后,机构疯狂出逃,1月4日和1月12日,南极电商跌停。

1月5日,南极电商总经理张玉祥召开电话会议,针对“外界质疑造假”等问题回应称,公司资金充足,投资人可以安心。同时,张玉祥还推出了史上最大回购计划。

根据该回购计划,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回购总金额在5亿元至7亿元之间,回购价格不超过15元/股。按回购金额上限测算,预计回购股份4666.6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90%。

这是南极电商第二次启动大规模回购计划,而首次回购金额仅为1.51亿元。

八大疑点一一回应

面对质疑,南极电商在1月12日晚间发布《南极电商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对八个疑点进行回应。

疑点一,净利率非常高而无明显壁垒。对此,南极电商表示,“IP授权业务本身壁垒较低,但拥有持续成功的IP壁垒很高。”据三文娱(第三方公众号)统计,全球总收入排名前50的IP中,纯美国IP有22个,纯日本IP有20个,纯国产的IP数量为0。中国授权零售商品的销售规模仅占全球3.4%的份额,发展空间巨大。公司以南极人、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等品牌开展授权业务,去年成交总额已突破400亿元,因此公司的IP品牌授权具备明显的竞争壁垒。

疑点二,无明显的竞争对手。南极电商否认了这点,表示自己拥有明显的海内外竞争对手,在海外有神奇宝贝、HelloKitty、漫威宇宙等对手,在国内与恒源祥、北极绒等品牌存在竞争。恒源祥官网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恒源祥拥有100余家加盟工厂,线下经销商约170家,零售网点超过1000家,线上店铺超过6500家。北极绒也正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仓配打造涵盖品牌服务、电商交易、仓储配送、供应链金融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变革纺织产品流动贸易模式。

疑点三,非常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对此,南极电商并未直接否认,而是表示:“IP授权业务均为轻资产模式,品牌价值珍贵,核心资产为无形资产(货币资金、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机器工具等)占比较少。”

疑点四,财务数据质量差,应收账款占比较高。“我们认为,现金流及盈利能力为衡量公司财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资产回报率等指标。”南极电商表示,从2018年至2019年,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正在逐年下降。但无法否认的是,这两年应收账款的占比均在20%以上。南极电商表示,其应收账款主要来自于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和时间互联网业务的授信,“时间互联网业务为广告代理业务采取先投放后付款的模式,因此应收账款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疑点五,经营规模翻倍增长,员工数量反而下降。南极电商否认了这点,表示从2018年至2020年,南极电商本部员工总数分别为401人、393人和568人,2019年较2018年净下降8人,2020年较2019年净增加175人,主要体现为业务拓展需要,包括成立食品宠物用品事业群、直播电商事业部,以及存量类目的人数增加等。

此外,关于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和历次股权质押资金主要用途,南极电商也进行了澄清。

回应质疑后,南极电商股价从1月13日开始有所上升,三个交易日涨幅超10%。1月15日收盘,南极电商报10.48元/股,涨2.64%。(记者 甘居鹏)

关键词: 南极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