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具”田间大显身手!农机职业技能竞赛将赛场搬到田间地头

5月25日,2022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第七届湖北省农机职业技能竞赛在钟祥市鸣锣开赛。来自全省4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92名农机手各展其能、同台竞技、开展大“比武”。

本届赛事总裁判长、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黄海东介绍,比赛内容包括农机故障诊断、故障排除以及实际操作技能,“促进农机手互相学习、提高,为机收减损和粮食生产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新农具”田间大显身手

摆好秧盘、发动机器……水稻插秧机稳稳向前,所经之处,是一行行插种整齐的秧苗。

和往年不同,今年的农机职业技能竞赛将赛场搬到田间地头。

来自监利市兴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参赛选手夏银州完成操作后,一脸兴奋。“通过比赛,提高技术,最后提升产量。”

农机应用,不仅将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场景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机械化种植,秧苗深度、间距均匀,有益生长,能够提高水稻种植的亩产量,还方便水稻成熟后收割。

夏银州介绍,以前靠人工插秧的话,2个人一天才能插一亩,现在有了插秧机,2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此次竞赛包括“水稻插秧机维修与田间操作”、“植保无人机维修与田间操作”、“联合收割机维修与田间操作”三项内容,25日进行的是首场水稻插秧机维修与田间操作。

农时不等人,农机手不仅要会操作机器,还得会维修机器。在水稻田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摆放着十辆水稻插秧机,这里是插秧机维修比赛现场。

今年40岁的熊春梅坦言,通过比赛不仅通过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机型,为家里购置农机作为参考。

省农业发展中心农机作业服务处处长吴昭雄表示,赛事将贯穿湖北水稻生产全过程,包括水稻的机收减损,以赛带训,培养更多的全能型农机手。

放眼荆楚大地,田间地头早已蓄满了科技的力量。水稻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化农机装备,慢慢成为农户们的好帮手。

吴昭雄介绍,湖北目前农机保有量达到百万台套,全省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2.5%。

新技术催生大量“新农人”

在机械化和智能化趋势下,农机有了科技这双翅膀的助力,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也催生了大量新型农民。

来自洪湖市丰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朱亮虽然是名90后,但操作农机已十余年,之前在北京参加旋耕机比赛获得过第一的好名次。

“随着科技发展,农机智能化程度更高,操作也更简便。”朱亮说,同样的耕种条件下,十年前使用农机需要30分钟插完一亩地,现在只需20分钟就可以完成。

完成两项考试项目后,00后屠苗很开心,他是此次最小的参赛选手,他告诉记者,通过竞赛,了解了自己的短板,以后在操作中会更加注意细节,提高驾驶操作水平。

屠苗的父亲是孝感市振西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屠礼刚,曾在第六届湖北省农机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农机驾驶第三名的好成绩,在现场观看了儿子的操作后表示挺满意的,“家里的农机他都会,但都不是很精,带他来参加比赛,希望达到以赛促练的结果。”

随州市曾都区启友农机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启友,也是农机职业技能竞赛的“熟面孔”。

刘启友介绍,合作社目前有48人,80后90后共有18人,这次带着合作社90后王普月参赛,“年轻人学习快、上手能力强,他们是未来农业生力军。”

据悉,此次竞赛由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单位联合主办。从2016年开展以来,已经连续举办六届,累计有600多名农机手参与角逐,竞赛项目则涵盖了主要农作物耕种管收的各个环节。(记者 艾红霞 通讯员 谢毅 易兵)

关键词: 农机职业技能竞赛 水稻种植亩产量 监利市兴华农机专业合作社 机械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