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贴心服务 “筑长城”守护社区
“叫得响”喇叭出力
“不出小区也能及时接种;苗苗进社区,健康你我他。”傍晚时分,居民区里熟悉的小喇叭声又响起,“不要小看这个小喇叭,据我们观察,这个时间点恰逢居民下班高峰,小喇叭宣传效果最明显。”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东多丽介绍“喇叭”宣传的成效。居民区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应用到社区疫苗接种宣传中,广泛运用宣传横幅、微信群、小喇叭、黑板报、入户宣传等形式,提高居民知晓率。同时,还根据掌握人员情况,逐户排摸,做好接种登记。积极发动楼组长、志愿者等社区骨干,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接种流程宣传到每个门栋、每个楼层、每户居民家中,线上线下齐动员,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精细化”服务到家
根据居民需求,居民区定期开展疫苗接种夜间专场,极大便利早出晚归的工作人群。社区老人不出社区就能接种疫苗,接种意愿也大大提高。“夜间专场效果很好,遛个弯就把疫苗打了,居民们看到我都笑着说老方便了。我要感谢他们,是大家的支持,让我们有信心坚持把这项工作做好落实。”东多丽深情地聊起感悟。同时,居民区将工作进一步细化,统计梳理接种一针、完成两针、尚未接种的人群,分类登记,及时提醒,实现有针对性的发动,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树标杆”党员带头
居委干部以身作则,冲在前头。居委会主任朱福根全身心投入到疫苗接种工作中,“白加黑”“5+2”奉献在疫苗接种一线。一次,为了让一位残疾居民按时接种疫苗,他叫其他人先回去,自己一直陪到晚上9点多,直至留观完成,又亲自将居民送回家中。居委干部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妈妈,家里孩子小,可是为了社区疫苗接种工作,年轻的妈妈们忍着泪错过与孩子共聚天伦的幸福时光。“太不容易了,我们对不起孩子,但疫苗接种是天大的事情,再坚持坚持,我们就有时间陪他们了。”东书记说起这些,总是不经意间把头转了过去……关键时刻,社区党员群众也站了出来,他们活跃在疫苗接种志愿服务每一个角落,上门宣传、疫苗专场接种保障,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75岁的老党员孙老伯让家里人推着轮椅来打疫苗。“党员就是先锋,党员就要吃苦在前,这个时候就是要党员先上。” 老党员的铮铮誓言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筑就了长白新村街道广远新村居民区疫情防控的铁壁铜墙,守护了社区居民的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