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凤县防范汛期风险工作侧记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地处秦岭腹地,系嘉陵江源头。嘉陵江发源于凤县代王山南侧,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在该县境内长102公里。每逢暴雨,该区域极易发生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2020年8月14日至17日,该县突降暴雨,8月16日引发山洪,该县道路、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交通、通信一度瘫痪,60余处地质灾害点出现不同程度滑坡,造成8419户、2.9万余名群众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7.88亿元。
今年以来,该县总结2020年“8·16”特大洪涝灾害应对经验,从产业布局规划、桥梁公路修建及河流堤防加固等方面考虑防汛需求,整体提高抗洪能力,并在汛前组织排查河道隐患,为辖区各镇村配备足量的防汛物资设备,开展防汛演练及知识培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从细微处做好防汛工作。
提早周密部署
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进入汛期,我们要求各乡镇、行政村围绕各自实际,开展防汛防滑坡演练,全面提升应对灾害能力,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进而形成全民动员、群策群防的良好局面,为今年安全度汛打下坚实基础。”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马碧说。
2020年“8·16”特大洪涝灾害,致使全县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堤防损毁隐患对今年全县安全度汛构成一定威胁。为此,该县将堤防修复作为今年备汛的重点工作,筹措专项资金1200余万元,对全县62处总长度16.4公里的水毁堤防实施修复,该县水利局采用浆砌石的方式修复7处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的水毁段工程。县财政拨款300万元,采购14540个铅丝网箱调拨至各镇,再由各镇以布设铅丝笼的形式,对55处总长度15.4公里水毁堤防进行加固防护。
入汛前,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对辖区人工雨量监测站、河道水位报警设备、预警喇叭和手摇报警器等进行排查养护,落实管护责任。此外,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专门聘请社会化服务公司对9个镇的视频会议室、山洪灾害预警平台、20座自动水位雨量一体站,66个行政村的村级简易站、预警广播,城区凤凰湖4个视频监控进行排查维护,为防汛救灾做好准备。
针对此前暴露出的问题短板,该县在备足县级防汛物资的基础上,筹措专项资金115万元,用于采购石笼网箱、卫星电话、发电机、对讲机,并配发到9个镇。同时,该县派出防汛检查组,详细检查各乡镇、行政村的防汛预案、值班日志、物资储备、队伍组建、明白卡发放、预警信息传递、防汛演练开展等情况,督促其查缺补漏,全面落实防汛工作责任。
防洪理念改变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该县大多数乡镇、行政村坐落在嘉陵江两岸,群众往来出行基本依靠漫水桥和吊桥。凤县红花铺镇永生村就是村落中的典型代表,其4个村民小组中的刘家河村民小组就坐落在嘉陵江西岸,与其他村民小组隔江而望。“8·16”特大洪涝灾害发生时,暴涨的嘉陵江江水将刘家河村民小组通往外界的吊桥和漫水桥淹没,使该小组所在地几乎成为一座孤岛。
“原先我们这里有很多漫水桥,几乎逢雨必淹。出现强降雨时,村民出行成了大难题。在‘8·16’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我们县在修复各类桥梁时,考虑到漫水桥和吊桥存在的弊端,决定为各乡镇修建钢结构板桥,以解决群众日常出行难题。”红花铺镇副镇长袁飞说。
现在,刘家河村民小组通往外界的是一座崭新的钢结构板桥,桥面横跨嘉陵江南北两岸。该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史韶春说,该县在提高全县桥梁质量的基础上,还投入专项资金2.12亿元,用于修复145条水毁道路,目前已全部完工,同时将道路临河段的河堤进行加固,在顶冲点修建挡墙,极大提高了道路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整体搬迁提升
远离洪水滑坡侵扰
“我们这儿出产的香菇品质上乘,一直都能卖个好价钱,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菇。”在凤县红花铺镇白家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作的村民说。
“我们基地现在有105个大棚,其中22个是从草凉驿村铁路桥那边迁过来的,去年洪水冲破河堤,有22个大棚被洪水冲毁,给村民造成了极大损失。”白家店村党支部副书记芦建国说。灾情发生后,为了防止村民因灾返贫,该县经过综合考虑,在2020年10月正式将草凉驿村食用菌种植项目搬到白家店村,并出资170余万元,对河流上游的自然土坎进行加固,修筑堤坝。有村民直言,现在可以更加放心地劳作,再也不用每到下雨天在心惊胆战中度过了。
像这样的搬迁改造项目,在该县凤州镇桑园村也有。桑园村第六村民小组地处南山湾地质灾害点,一遇上连续强降雨,极易发生滑坡灾害,“8·16”特大洪涝灾害发生期间,该镇迅速组织该小组村民撤离。
“考虑到桑园村第六村民小组120户359名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邀请专家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县委、县政府。5月20日,县里作出桑园村第六村民小组南山湾地质灾害点村民整体易地搬迁的决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凤州镇党委书记邢炳林说。
当记者来到桑园村时,乡镇和行政村的干部正在研究易地搬迁项目的实施情况。桑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小奇说:“南山湾是我们县有名的苹果和花椒种植园,现在快到花椒成熟的季节了,在村外就可以闻到椒香。人虽然搬了出来,但是这些产业不能丢,我们特意将安置点设在桑园村第二村民小组附近。这里距离凤县县城仅8公里,到凤州镇政府也只有不到7公里,交通很方便,我们将根据村民家里人口的实际情况,建好配套设施。”
据了解,为缩短安置点到种植园的距离,凤州镇正在申请修建一条配套的水泥路。水泥路修好后,与现有道路相比,村民到达种植园的距离将缩短2公里,出行务农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