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双重大考”,河南应急人冲锋在前

当前,河南省正处于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又面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压力。面对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双重大考”,河南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奋斗在灾后重建一线,出实招、办实事,帮助受灾地区加快推进各项恢复重建工作,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严防事故和次生灾害

此次洪涝灾害给河南各地造成严重损失,尤其是郑州、新乡、鹤壁等地受灾严重,灾后重建任务复杂繁重。为应对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双叠加”时期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各地应急管理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严防安全事故和次生灾害。

开封市安委办、市防汛指挥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和企业复工复产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就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对各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任务进行细化。开封市安委会还成立安全生产工作专班、防汛救灾工作专班和应急通信工作专班等3个应急保障专班,明确疫情防控期间危险化学品、工贸企业安全监管以及汛期应急物资保障、灾情统计、疫情防控应急通信等重点工作职责和责任人。

新密市应急管理局成立防汛救灾帮扶工作队,深入分包的袁庄乡石贯峪村帮助村民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帮扶工作队协调有关方面为该村捐赠发电机以及矿泉水、火腿肠、方便面等物资,帮助村民及时开展污泥清理、垃圾清运和卫生消杀,聘请第三方力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村民房屋等开展排查,并及时转移安置受威胁的住户。

巩义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人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全力帮扶企业开展灾后自救。该局工作人员在对企业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的同时,还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管控安全风险。

开展消防安全技术帮扶

受洪涝灾害影响,不少社会单位消防设备受损,消防安全管理松懈,复工复产过程中火灾防控形势严峻。

对此,河南省消防救援总队研究制定《加强灾后火灾防控工作的七项硬措施》,指导各地消防救援队伍会同公安、住建、卫健等部门以及乡镇(街道)对重点单位场所、复工复产企业等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指导修订完善灭火应急预案。

在登封市国际商贸城,墙壁大面积脱皮、起鼓、变色,各条电气线路和各个电气设备上,也有泥水的“脚印”。“师傅,被水浸泡过的电气线路,在专业人士检修后才能使用。”8月7日,登封市消防救援大队消防监督员刘鹏一边查看消防设施一边对商贸城员工说。据了解,对申请复产复工的53家企业,该大队帮扶小组根据行业特点,聚焦各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用电用火安全、消防设施设备管理、应急演练培训等方面,实施整治全覆盖、隐患全查清、问题全整改、责任全落实的帮扶措施。

在服务郑州市灾后重建工作中,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各级防火监督队伍成立217个火灾防控帮扶指导小组,与医院、宾馆、物资储备仓库及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安保负责人员结成对子,共同分析风险,指导排查整改隐患。

新乡市卫辉市在此次洪涝灾害中受灾尤为严重。自8月2日以来,新乡市消防救援支队抽调20名防火监督干部成立技术服务队,深入卫辉市部分养老院、建筑工地、商场超市、生产企业、学校等单位开展灾后复工复产消防安全技术帮扶工作,助力安全复工复产。

“大姐,室内消火栓没有水,要立即跟物业联系,尽快把水供上。”8月9日,新乡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仲健和周法珍到卫辉市老街坊医养护理院检查,发现该院消防设施存在问题,立即向该院负责人进行反馈。在帮助相关单位查找隐患的同时,技术服务队还耐心指导相关负责人进行自查。

全面开展防疫消杀

大灾之后防大疫。河南就做好灾区疫病防控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对退水后的村庄、道路、沟渠及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场所等组织专业人员全面开展防疫消杀,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8月4日以来,河南省应急管理厅调派2架直升机在鹤壁市执行空中防疫消杀任务。截至目前,已累计飞行62架次,载药近3万公斤,喷洒面积21.7万余亩。

鹤壁市浚县在此次洪涝灾害中受灾严重,大量畜禽在洪水中溺亡。经长时间高温浸泡,畜禽尸体腐烂,极有可能引发疫病,处理溺亡畜禽迫在眉睫。8月5日,鹤壁市向濮阳市请求支援,希望协调水域打捞人员和玻璃钢冲锋舟,支援畜禽处理工作。濮阳市防汛办在摸排全市处理溺亡畜禽救援力量的同时,立即组织调度濮阳市红十字救援队和中原油田应急救援中心人员赶赴浚县,全力帮助灾区开展防疫消杀、打捞溺亡畜禽。

濮阳市红十字救援队4支队伍出动车辆17辆、充气冲锋舟16艘、队员60名,中原油田应急救援中心出动玻璃钢冲锋舟2艘、队员5名、车辆2辆,赶往浚县开展打捞、消杀工作。

队员们身着防护衣,在高温天气下对该县10余个村庄逐个排查,争分夺秒清理溺亡畜禽。

关键词: 直面 双重大考 冲锋 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