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二代”回村当创客,“90后”扎根农村搞建设,新老村民携手推动东夏村三产融合——“青年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最近,一款用松江大米加工而成的大米汽水即将上市,不仅实现了对当地农产品的深加工,还打造了“荡里有米”IP,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其开发者是石湖荡镇东夏村“80后”村民陈健。几年前,他放弃城里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成为乡村电商创业者,下决心把松江大米推向全国。

作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东夏村正涌起一股“青春力量”,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在外创业十多年后,“农二代”陈洁也毅然回到东夏村,与陈健等合伙开办“有米餐厅”,作为浦江之首景区配套设施之一。“农二代”们回来了,新村民也多了起来:驻村干部万晓涵、乡村振兴建设者张一夫、音乐人曾国俊……新老村民正携手推动三产融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打造浦江之首生态人文产业社区。

不当白领当农民创客

陈健曾是城里一名上班族,从事农副产品供应链工作。2015年,他成为乡村电商创业者,曾一度将一款泡菜做到京东同类单品排名第一,年销售额2000万元。2019年,他萌生把松江大米推向全国的想法。

“地处二级水源保护区,产自石湖荡镇的松江大米品质优良。但农民销售门路少,水稻卖给粮管所,每公斤仅卖3元。”陈健说,“仅靠卖水稻,附加值并不高,利润有限。”东夏村农副主任钱根告诉记者,水稻亩均产量600公斤,按每公斤3元卖给粮管所,亩均收入1800元,扣除人工费等投入,种植户增收难。

陈健将目光转向大米深加工产品。去年,他开发出“米露”(一款以大米为原料的新型饮料),受到消费者的好评。今年又开发出大米汽水,并以“荡里有米”为特色IP,设计一系列瓶标,融入浦江之首水文化、农耕文化等,进行“三产融合”产业赋能提升。“目前我们拥有日产5万瓶大米汽水的生产能力,后期将在全网铺货。”陈健说。

胸怀乡村振兴的信心,创业青年陈洁也决定扎根家乡发展。去年,浦江之首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看到景区配套资源还不完善,他与陈健决定在景区附近的沈家浜开办一家乡村特色民宿。今年上半年,随着市属国资上海国盛集团旗下专注于乡村振兴的思尔腾集团参与到石湖荡镇乡村振兴中,两人与思尔腾集团等合作成立餐饮公司,共同打造“有米餐厅”,同样以“荡里有米”为特色IP,集餐厅、集市、小吃市集等功能为一体。目前,餐厅已进入装修阶段。

“90后”下乡成为新村民

农村宅地基平移归并是浦南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眼下,东夏村农民集中居住平移归并二期项目开工,浦江之首景区配套资源加快完善,在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中,活跃着一群新村民。

今年3月,石湖荡镇与思尔腾集团签订产城乡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双方成立上海思尔腾茸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尔腾茸城公司),作为乡村振兴实施主体平台和投资运营管理主体。公司副总经理张一夫带领一批“90后”扎根东夏村。

张一夫说,东夏村计划保留2个自然村落、撤并8个自然村落,“我们聚焦村民安置后的存量资产盘活问题,将把闲置宅基转变为浦江之首景区配套业态开发运营空间,引入多种业态,作为农村新社区的配套”。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留魂”。张一夫表示,除了与社会资本合力培育餐饮、民宿等传统业态外,公司还将打造联合办公空间、路演中心、团建基地等,引进一批创业公司。据悉,计划在东夏村打造的联合办公空间——思画空间已招募到音乐、电商、视频制作青年团队,由10名成员组成。曾国俊的逃离城市音乐工作室便是其一,该工作室已完成《百舸》等歌曲创作。

以多种业态为支撑,思尔腾茸城公司设计了多种村民增收方式:房屋出租获取租金、集中居住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入股资产经营平台获得分红……农民还可以在家门口优先就业,实现“租金+股金+薪金”多层次增收。

思尔腾集团在奉贤区吴房村等地已打造出乡村振兴的样板。张一夫介绍,吴房村一期有70多幢宅基地,其中50多户村民自愿托管后,村民年收入从户均两三万元增长至近10万元,80余家企业注册后实现年税收9900万元。

东夏村毗邻松江枢纽,交通条件极佳;地处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优良。相比吴房村,它有更好的资源禀赋。“浦江之首”与“上海之根”“沪上之巅”齐名,去年开园以来迎接参观游客达6万余人次。“我们将在吴房村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石湖荡镇的特色与禀赋,将东夏村打造成具有松江特色的乡村振兴全国性样板。”张一夫说。

关键词: 少林武术基本功 西安触摸屏 安徽停车棚 铁艺大门朗亚铁艺 安徽彩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