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家庭教育广播微课第八期——《管理孩子体质》下
管理孩子体质
六、 培养孩子一项运动技能
一个孩子他终身的运动习惯,还是需要一些运动技能作为保障。一项运动技能,有专业性的,也有我们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的,比如跑跑步,跳跳绳。稍微有一点技术的,比如球类(篮球,足球,排球或者乒乓球),比如游泳,它对场所条件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一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周边环境,能够掌握的所有资源,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因地制宜选择一项运动技能,或者跟孩子共同沟通确定一项技能。今后可以持续练习,然后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孩子的体质。
七、 让孩子吃好每顿饭
孩子的体质健康,除了好好睡觉、加强运动,还有就要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健康问题。过去物资比较贫乏的时候,这个问题没法谈,因为只要有饭吃、有肉吃,孩子眼睛就会冒光,能够把三顿饭吃饱就很不容易了。随着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反倒发现吃饭已经变成一个让我们家长很揪心的问题了,比方说,孩子挑食不爱吃菜,孩子爱吃零食,有些孩子虽然吃得胖胖的,但是好像体质不行、免疫力低,同学感冒他也立马中招等等。这让家长很揪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需要想想怎么去关注孩子饮食健康,如何一起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八、让孩子多一些饮食的选择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的胃口琢磨不定,比如今天给他做的早饭吃得特别好,明天早上你再给他做,他就不吃了,说我不喜欢吃这个。到底喜欢还是不喜欢?家人特别头疼,其实孩子的感觉跟我们成人很像,再好吃的东西,他再喜欢吃的东西,你老给他做,他也慢慢没感觉。所以我们建议:要想孩子胃口打开,尽量给孩子做的饭菜,量小一点,品种丰富一点,选择余地多一点,花样变化快一点。你有没有发现,孩子喜欢去饭店吃,因为菜色多,一桌子菜摆着呢。如果孩子今天喜欢吃这两样,明天喜欢吃那两样,家长心里也不会特别的焦虑。如果你只是弄个包子,或下了个面条,清汤寡水的,他一旦不吃,你就会焦虑,跟他发火,一不小心造成亲子矛盾。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孩子的胃口可能会有一些波动,家长们尽量能做到品种多样一点,让孩子有一些选择余地,这样子也能够促使孩子好好吃饭。
九、少盛一点,让孩子有信心
在孩子吃饭问题上,有一个小怪圈,家长常常给孩子定量,“我认为你要吃完一整碗饭,你才能算是吃饱了”。那么在盛饭的时候,盛得结结实实,满满当当,然后给孩子下达任务,“你把它吃完”。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看到一大碗饭,越吃越没有信心,到最后慢慢地拖,越吃越不想吃,哼哼唧唧,到最后家长也实在没办法,要么喂两口,要么就不吃了。其实要跟家长朋友们说,如果我们要让孩子吃好,要给他建立一种吃饭的信心,碗可以小一点,盛得可以少一点,盛一小碗,盛一点点,他把它吃完,就算吃了一碗。然后问要不要再盛一点,他自己再去盛或者你帮他盛一点,他又吃了第二碗,到最后可能几小碗加起来也是满满的一碗。这样做不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那么大的压力,所以懂一点孩子的心理和成就感,可能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十、 和孩子一起列家庭菜谱
做饭的人都有这样的一种体会,看到菜场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菜品,最大的感觉就是不知道买什么好,从头走到尾,从尾走到头,很纠结“今天吃什么”。不知道买什么能合孩子的口味。给大家支个招,让孩子参与到一日三餐的准备过程中,建议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可以跟孩子坐下来商量,把我们的菜分成凉菜、炒菜和汤,可以半个月列一个菜谱,列出来以后,让孩子去挑,家人共同商量,这样避免了买菜做饭的人每天在菜场里纠结。所以制定一个小小的家庭菜谱,过一段时间换一下,买菜做饭的人心中有数,食物营养相对比较均衡,也让孩子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得到发挥。
让家更有力量,家教广播微课,《管理孩子的体质》的内容今天播放完毕。下期我们将推出《谈一谈放暑假》,欢迎家长朋友们继续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