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稳压器作用
■葛亮
当前,我国仍处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期,矿山、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领域事故风险高,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多元合作共治,是我国新时代安全生产领域的重大布局。其中,安全生产责任险(以下简称“安责险”)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是防范和应对各类事故风险的积极之举。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明确指出,“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笔者认为,此举必将推动安责险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稳压器作用。
从定位来看,安责险更突出“安”。实施的根本目的是发挥其在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隐患治理、事后理赔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帮助企业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那么,下一步该如何推进企业投保安责险?笔者认为,应急管理部门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从宣传、服务和执法方面入手,促使高危行业企业依法投保安责险。
宣传方面,应急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属地政府、行业部门和保险机构,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化运营”合力,结合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广泛开展宣讲,条分缕析,把安责险的优势讲好讲透。同时,搭建合作平台,帮助企业和保险机构开展对接,督促保险机构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分门别类为企业提供不同的安责险服务,并做好相关内容、投保方式、理赔等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企业参保意愿,促进企业进一步强化事前风险防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真正使安责险成为高危行业企业防风险、遏事故、保安全的利器。
执法方面,可依托安委办的牵头抓总作用,组织和督促各行业领域执法部门强化安全监管执法,以监管执法为抓手,集中力量对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安全风险高、事故隐患多的行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同时,通过调查评估、暗查暗访、专项检查、综合督查、联合执法等方式,综合运用集中曝光、警示约谈、联合惩戒、行刑衔接等手段,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亮剑”。在对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安全生产执法监管高压态势,倒逼企业积极思变的同时,通过采取投保安责险等方式,借助第三方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的力量,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防范化解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自觉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笔者认为,应急管理部门还要指导保险机构加强对专业安全技术力量的培养,参与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拿出实招硬招协助企业消除事故隐患,提升企业预防事故和治理隐患的能力和水平,预防、减少和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使参保企业全面受益。
服务方面,企业投保后,保险机构不能“一保了之”,更不能“一赔了之”。要依照安责险的有关规定,积极为参保企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安全服务。在充分分析企业属性、收集了解企业需求的情况下,调度与企业属性、需求相匹配的专家,定期为企业开展危险源辨识、员工安全培训、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应急演练指导等事故预防服务。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事故预防服务,协助企业扎实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管理部门通过采取智慧应急等信息化手段,监督保险机构实现安责险各项工作的线上化、数据化、痕迹化管理,激发企业排查整改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从政府一元主导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变政府部门主导的线性治理为多元合作共治的网状模式,全力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治理格局。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