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多地应对强降雨—— 主动规避风险 注重灾害预防

近期,湖北省宜昌市区域性、单点性降雨天气突出,多地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对此,全市各地纷纷结合地域实际,聚焦责任落实,紧盯重点区域,最大限度保障辖区安全度汛,全力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基层时刻绷紧安全弦

“要不是村干部及时催我搬家转移,后果将不堪设想。”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黄粮坪村村民史文明激动地说。

7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席卷五峰镇。当日8时,黄粮坪村党支部书记钟俊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村民史文明家房屋后面的地灾点出现异常。钟俊迅速找到史文明,安排他和老伴儿赶紧搬家。23时,史文明家房屋后面的山体突然崩塌,泥土和山石倾泻而下,房子瞬间被冲垮,只剩下一片砖石瓦砾。

史文明一家安全转移,得益于村干部时刻绷紧安全弦。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划片包户”三级包保责任制,做到情况掌握到户、信息预警到户、责任落实到户。各乡镇对辖区内潜在危险点逐一排查登记,对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点分类别、分区域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设置好疏散路线,选好安置地点,明确包保责任人员。同时,该县强化防汛包保责任人的预警责任、查险责任、转移责任和安置责任,每次收到各类预警信息后,包保责任人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微信及电话等方式,向包保对象作出预警,并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其避险转移,确保不掉一户、不落一人。

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监督

远安县牢固树立“防汛是天大的事”这一工作理念,坚持预警传递全链条和应急响应全过程,进一步减小或规避暴雨洪涝灾害及次生灾害风险。

入汛以来,该县共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31期、暴雨橙色预警信号12期、暴雨红色预警信号4期。各乡镇、各部门按照相关预警信息传递方案及预警信息传递线路图,及时将预警信息精准传递到矿山及尾矿库、危化企业、工业企业、水利设施、在建工地、旅游景区。各乡镇、村组指定专人负责预警信息接收工作,实现预警信息传播畅通无阻,确保传递到户到人。

此外,该县压紧压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暴雨红色、橙色预警进岗制度,安排部署本地区、本行业暴雨防范工作,对重点风险隐患提前做好管控,不定时对各乡镇、各部门及各重点企业防汛值班情况进行抽查,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监督。

推出方言版防汛音频

“各位乡亲,眼下高家堰又进入了暴雨多发期。暴雨来临前,请乡亲们不要外出,不要涉水,不要钓鱼,时刻关注雨情。”接到暴雨预警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应急办工作人员吕伟用方言录制的防汛宣传音频,在全镇11个行政村的大喇叭上播放。与此同时,防汛信息也发送到该镇的多个微信群,既有通俗易懂的灾情提示,也有清晰明确的应对措施,为群众应对强降雨提供了安全指南。

近期,该县对登记在册的401处地质灾害点及辖区高速公路、铁路、交通主干道等关键部位明确专人值守,加大巡查监测力度,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在此基础上,该县新购置了1900余件抢险物资,包括强光手电、工兵铲、救生衣、救生圈、安全绳等,还有9台水泵、14套全方位应急照明设施、2艘冲锋舟、2艘橡皮艇,确保遇突发情况,物资装备调得出、用得上。

抓在平时用在险时

秭归县素有“八山半水一分半田”之称,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山洪灾害频发多发。对此,该县从防汛预警信息发布与传递入手,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减灾方法。

该县在各行政村选拔了一批灾害信息员和义务宣传员,平时积极组织村民做好培训、宣传、演练等工作。同时,村委会在召开村组干部会、村落群众会、屋场会时,经常普及山洪灾害的预防知识,反复强调本村重点山洪沟的分布情况、撤离线路、安全区位置,以便在紧要关头,能快速实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出现雨情时,该县气象部门及时通过“12379”预警信息中心平台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县、乡镇、行政村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收到预警信息后,根据不同级别的暴雨预警,迅速启动相应的山洪灾害预案,并采取防范措施。乡镇通过QQ群、微信群等平台,将信息发给村干部,村干部通过村交流群发给村民,同时通过“村村响”广播系统反复播发山洪灾害预警信息,提醒村民早做准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按照“三级”包保责任范围,迅速入户开展工作,重点关注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无法阅读预警信息的危险区留守老人、儿童,果断将其提前转移到安全区域。

关键词: 湖北省 宜昌市 多地 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