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俊凌:一切为了第一时间冲到一线转危为安

在江苏省宜兴市,有一位防灾减灾救灾尖兵,他就是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应急救援科科长万俊凌。自2009年从部队转业至原宜兴市安监局,万俊凌从一名普通的执法队员成长为救灾应急救援科科长,与防灾减灾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论是雨雪日,还是高温天,只要有险情,万俊凌总会第一时间冲到一线,履职尽责,统筹协调。

防灾减灾救灾尖兵是怎样炼成的?万俊凌用一句话告诉人们其中的门道:“履职就得担当,不然就会辜负人民给予应急人的重托。”

学在一线

2019年3月,万俊凌由原先的安全监管岗位到新组建的宜兴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应急救援科任科长。对于万俊凌来说,从事减灾救灾工作,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为了快速了解减灾救灾工作相关内容,他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了解全市安全生产及自然灾害风险点,整理出全市各类风险“一张图”。

尽管从事安全监管工作多年,但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目标要求,万俊凌主动学习相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查找各类生产安全、自然灾害典型案例,认真学习、揣摩、总结,并结合宜兴实际,分析全市应急管理的重点、难点,拟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编写宜兴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手册、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及周边受影响范围内的人员信息明细单。

5个月后,万俊凌与救灾应急救援科的同事迎来了一次“大考”。

2019年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过境宜兴。万俊凌深入灾害现场一线,掌握灾情并拟定救灾方案,为实施精准救援夯实基础。

备在平时

万俊凌深知,要成为一名防灾减灾救灾尖兵,不仅要有能识别灾害的双眼,更要有时刻参战的本领。

救灾应急救援科成立之初,面临着救援队伍缺乏、救援装备不足、救援技术薄弱等问题,万俊凌主动与市消防救援大队、各部门应急救援力量对接,制定联动机制。他多次深入蓝天救援队、山地救援队等社会公益性救援队伍,与其交流救援方法,引导他们加入全市应急队伍。

通信是应急救援工作的眼睛和耳朵,而宜兴山林面积广,通信不畅,可能会耽误救援。针对这一问题,万俊凌摸排全市社会通信专业力量,逐家进行走访。

2019年10月,在万俊凌的协调下,宜兴市组建了综合应急通信队,为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壮大增添了生力军。

应急装备能否在第一时间投放,是关乎救援任务成败的重要保障。宜兴山多、水域面积大,遇有险情时可能需要大型救援装备,然而政府投入采购成本大、维护保养难。经过多方调研论证,万俊凌提出“借梯登高”的方法,解决装备不足的难题。

万俊凌走基层、进企业,从应急救援需要出发,先后筹集百吨位汽车吊、动力舟桥车、机械化模块车、供排水抢险车等大型应急装备900余台次,并编制宜兴市应急装备的分布图,部署到全市18个乡镇,打造半小时应急装备响应圈。

救在现场

2019年9月5日晚,宜兴市突发3小时5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并伴有雷电、大风。雨水顺着山势直泄而下,丁蜀镇塍里、张渚镇茗岭等9个村相继受灾,积水最深处达2米,情况十分危急。

万俊凌接到险情后立即赶赴现场。受灾现场的水位还在不断升高,如果带电开关插座被水浸泡,后果将不堪设想。抵达现场后,万俊凌提出了采取断电措施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建议,得到正在组织村民撤离的当地负责人的认同。后来,就在停电措施完成时,水位已升高到村民家中用电开关插座的下沿口。

就在这个时候,万俊凌又接到险情通报,2公里外有5名村民受困于某高地。他会同市消防救援大队、蓝天救援队等应急救援力量,立即赶赴村民受困地附近展开救援。“当时水势湍急凶险,分不清地面与沟渠,水过腰际,日常只需10分钟的路程,我们走了半个小时。”万俊凌(上图抱小孩者)回忆道,他与救援人员推着冲锋舟,将5名受困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

2019年9月28日,宁杭高速宜兴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万俊凌迅速预判问题严重性,初步了解现场情况后,迅速拟定救援方案,并调动周边乡镇大型应急装备紧急赶往事故发生地。

在事故现场,许多群众被困于倒塌的木材底下,部分受困人与木板材、车铁皮绞在一起。万俊凌带领现场救援人员采取徒手搬运的方法救人,防止受伤人员出现二次伤害。

处理重大交通事故,需要涉事单位主要负责人到达现场协助调查,然而当事人在外省,谁去?万俊凌说:“我去!”为此,他会同交通运输部门驱车1300公里,向涉事车辆主要负责人进行初步询问,并带回宜兴协助调查,最终协助完成了事故调查。

关键词: 万俊凌 一切 为了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