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应急管理局推进安全宣传进农村


“前不久,有游客来我们村廿三湾玩水时,不慎滑倒。我们村民将其救出。”谈起村民安全技能的提升,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湖父镇邵东村党总支书记谢鸣满是自豪。

今年以来,宜兴市推进实施安全教育惠民工程,选取邵东村作为试点,利用农村各种平台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将安全知识送到村民家里,让村民从被守护者成为平安守护者。

开发安全教育课程

邵东村地处宜南山区,山林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近五分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势,每到汛期,该村防汛压力极大;遭遇干旱,森林火灾风险也不低。

现在,邵东村村民在涉水和森林防火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安全技能,具备一定的自救互救能力。这得益于宜兴市应急管理局牵头组织开发的30多门安全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涵盖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防溺水、火灾逃生等方面,由宜兴市应急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和志愿者制作开发。

宜兴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每门课程的制作开发都经过选题、试讲、完善等阶段,注重知识的广度、深度与趣味性,让村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既明白如何防,又掌握如何救。”各村(社区)可根据本地实际,利用道德讲堂、科普课堂等平台,选择必修和选修课目,邀请由专家学者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市级讲师团成员向村民进行现场宣讲,让村民能就近汲取相关安全知识。

在开展村民安全教育培训方面,邵东村重点抓好两方面内容,一是学习预防地质灾害知识,二是掌握森林防火技能。每到开班之日,课堂上总是挤满了前来听课的居民。“老师讲的内容和我们生活联系得紧,大家都听得懂、能记住。”村民们一致认为。

邵东村妇女主任邵丽琴、村民小组组长邵盘虎等都是安全教育培训课堂上的常客。“通过在社区系统‘进修’,让我们练就了一双能识别安全风险的‘火眼金睛’,在服务山村安全时也更有底气和自信。”邵丽琴说。

志愿者充当多重角色

“保安全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事,也不是口头上的一句空话,必须要全员参与并行动起来,才能营造出真正安全的氛围。”谢鸣说。

在宜兴市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邵东村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将党员干部、村民小组组长等人吸纳进志愿者队伍,以志愿者家庭为圆心,拉出半径50米的志愿服务圈,实现圈子内开展应急救援5分钟到位,织密安全宣传和救援网络,夯实村民自救互救的基础。如今,志愿者队伍已经有40多人。

邵东村在村里重点家庭、重要路口等醒目位置都张贴了应急救援告知卡,并将相关负责人的联系信息进行公示。在平时,志愿者们充当“大喇叭”;当有意外发生时,志愿者们又成为“救生员”;需要普及安全和应急知识时,志愿者们又充当起“宣传员”的角色。

八旬老人沈万顺、独居老人邵盘方家,常有应急科普志愿者去“敲门”,在给老人送去生活上关怀的同时,也将安全知识送进他家。志愿者为老人安装了与志愿者家庭连线的家用报警装置,手把手教会老人使用方法。这样,老人遇到困难时,只要用手指轻点按钮,就能及时找到志愿者。

邵东村村头地势较高处有一个蓄水上万方的邵坞荡,如果出现溢洪情况,将会影响山下50余户村民的安全。每到汛期,志愿者们就要定期查看水位,如果蓄水量超过警戒线,“大喇叭”就会在第一时间开启,提醒居住在地质灾害点附近的村民及时转移。

今年台风“烟花”经过期间,不少志愿者用私家车将受威胁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区域。

用好村民资源营造氛围

宜兴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要用“小手拉大手”“村民说安全”等老办法,走出造浓安全宣传氛围的新路子。除采用“乡村大喇叭”进行有声宣传外,邵东村用足用好村民资源,推动人人都是安全宣讲员、个个争当应急服务员,将全村共建共享保安全做得有声有色。

邵东村有一支少年应急宣传队,队员都是在校学生,他们将日常学到的安全知识带回家,讲给家人听,在潜移默化中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增强了安全意识。17岁的应瑜暄是其中一员,她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且他们居住的房屋附近是村里的地质灾害点之一。应瑜暄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平时就常常叮嘱他们,如果遇到危险或突发情况要及时撤离或找人帮忙,学到什么安全知识也会第一时间跟他们讲。”

“相比生硬的安全知识灌输方式,以小戏、电影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更容易让村民们接受。”谢鸣说。

于是,村子里有书法、表演等特长的村民活跃起来了。村民周纪和是一名退休老教师,平时在家喜欢写小戏,剧本交给有表演爱好的村民登台演出。“草根明星”的演出,村民们看得开心,学得自在。春节前,村“两委”人员会免费送安全春联。家家户户贴上安全春联,瞬间将村里的安全氛围“拉满格”。

今年夏季,森林防火形势复杂严峻,村里筹组防火应急志愿者队伍,许多熟悉山情林况的村民争相报名,希望为山村平安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江苏省 宜兴市 应急 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