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心:把深奥的地震理论讲得更生动

该中心举办的防震减灾小小讲解员科普讲解大赛,引导学生成为科普志愿者

该中心创办的中小学生防震减灾创客大赛,提供了一个开放性活动平台,每年吸引众多学生参加

2021全国科普日从9月11日至17日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为了将防震减灾知识传得更广、更深入,从8月下旬开始,北京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心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部署:

落实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各项任务,为市民送上一场防震减灾知识“盛宴”;

联手北京市八一中学,争取在新学期为该校高中生开设地震科普知识课程,让地震科普知识进课堂工作走好坚实一步……

该中心是地震领域成立的第一家宣传教育中心,成立24年来在防震减灾宣教舞台上,从零起步,围绕培育防震减灾文化、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不断创新,取得了一批在业内叫得响的成果。该中心先后摘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奖项,2名同志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成为地震科普宣传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路是闯出来的——

面对科普宣传难题,瞄准前沿推陈出新

“做好地震科普宣传,其实是挺难的。不专业不行,因为解释科学要准确权威;太专业也不行,大家听不懂。科普方式要新颖,否则跟不上大众的需求。同时,大众平时对地震知识关注不多,一旦发生地震后可能立即想了解很多的内容,可面对海量信息,究竟哪些内容更科学一时却难以辨别。”说起科普工作,该中心负责人曹开说,必须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以此应对前进路上遇到的挑战。

面对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该中心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联合北京市多个部门及平台,采取“互联网+安全+教育”的模式,首次开展“云上学”系列活动。通过推出“同游震馆·共话减灾”线上视频专题,仅在一个视频播放平台,一个宣传周期间点击量就超过了500万次。该中心还与幼儿启蒙企业合作,推动科普APP下载使用量和音视频播放,累计点击量提至1亿人次以上。

多年来,面对媒介传播方式的快速变化,该中心紧盯新形势,突出推陈出新,不断在科普舞台上出新品、出精品:

2004年,出版图书《家庭地震应急三点通》,该书一度成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的品牌科普书籍;

2006年,出版图书《唐山大地震亲历记》,该书为电影《唐山大地震》提供借鉴;

2013年,拍摄地震领域第一部主题微电影《父亲的石头》;

2015年,制作地震领域第一部4D电影《海啸危机》和AR科普绘本《地震来了怎么办》;

2018年,制作发行地震领域第一部院线电影《我要去远方》;

2019年,正式上线全国首个地震应急志愿者专业培训平台……

在创作一批批科普精品的同时,该中心在全国首创防震减灾作品大赛、防震减灾小小讲解员科普讲解大赛等活动项目;针对中小学生群体,创新开展了中小学生科普创客大赛、中学生防灾科普夏令营、中学生科普剧大赛等一系列科普品牌活动,引领业界风向。通过持续推动,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建成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00余所、科普教育基地40余个。由该中心引领组建的首都防震减灾科普大讲堂讲师团,年均开展讲座120多场,成为向群众普及地震科学的“轻骑兵”。

一锤定音是熬出来的——

面对每次地震舆情,“有事速办,有问必答”

接受采访时,张宏宇先是把口袋里的两部手机拿出来放在桌上,然后和记者聊起北京市地震新媒体平台的前世今生。

张宏宇是该中心新媒体部负责人,他所在的部门承办北京市地震局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网站,把守着向社会公众发布官方信息的最后一道关口。每天,经过他们的手,来自北京市地震局和业内专家的权威内容,从不同媒介传向千家万户,这在许多时候尤其是在地震发生后的敏感时刻,往往在地震舆情正视听中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成为稳定首都地震舆情的权威平台。而这样的地位,让他和同事们始终处于一种绷紧弦的状态。张宏宇说,他的两部手机24小时待机,始终处于应急待命的状态。

2020年5月26日零点54分,伴随近年来北京最大的一次地震事件——门头沟区3.6级地震的发生,处于睡眠中的新媒体运营团队成员被手机中传来的预警信息叫醒,他们立即投入地震舆情应对工作,进入“战时”状态,随时掌握震情动态,发布官方信息,传播科普知识。

面对网络、微博、微信瞬间产生的震情海量信息,他们守在电脑和手机前,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回答和引导,发布权威解读文章。这一盯就是4个多小时,直到接近5时,舆情逐步趋于平稳,大家才松了口气。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到了当天8时,随着又一拨网友刚刚得知深夜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舆情再次发酵,他们又开始应对和引导新一波舆情,这一盯又盯了4个小时,一直到当日12时。

像这样的情形,对于该中心的地震新媒体运营团队而言,已是常态,他们需要时刻保持临战状态,时刻保持与公众的联系,“有事速办、有问必答”是他们秉承的工作原则,在应对处置每一次地震舆情中,靠的都是一天天、一夜夜熬过来的。

他们依靠这种不懈的追求和努力,不仅让该中心的新媒体走在地震科普领域的前列,也使得该中心主办的期刊——《城市与减灾》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成为行业排头兵,入选“中国精品科普期刊”,被多所高校认定为核心期刊。

2018年以来,面对应急管理机构改革新形势,该中心拓宽办刊视野,借助既有的专家资源,对接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推出各类专刊,陆续举办包括两院院士等权威专家参加的城市与减灾高层论坛,引领行业研究方向,为改革发展中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集聚智慧、集思广益。

记者手记

“百闻不如一动”

到北京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心采访,让记者有机会一览地震科普人员靠什么把深奥的地震理论讲得更生动。

在该中心的楼道里,摆放着一排地震科普演示器具,从不同角度解释地震的形成、地球内部构造、地壳变形等现象,甚至还有传说中的“张衡地动仪”的仿制品。

有了这些实物,再加上工作人员的生动讲解和动手的操作体验,许多地震知识此时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

为了增强地震科普的实效,这里的科普工作者想了很多办法,制作了“十八般武器”:通过文字、图片、动漫、视频、VR、电影、实物模型等各种载体全面展示,引导大家进行实操体验,根据科普对象的情况量身定制科普方案,满足不同人群学习地震知识的需求。

有了这些“好看又好玩”的科普实物,科普宣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特别受欢迎。

关键词: 北京市 防震减灾 宣传 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