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警员集体:用电话架起挽救生命的桥梁

接警后,接警员确定详细地址

接警员正在指挥中心调度火灾救援工作

“您好,广州119。”

“你们快来啊!这里着火啦,有4个人被困,火势很大,再不来人就不行了……”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一居民楼突发火灾,4人被困。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警员林海珍接到报警电话后,一边询问、记录相关信息,协调附近救援力量赶赴现场;一边耐心安抚被困人员,告知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毛巾堵住门缝等自救办法,等待消防力量到场救援。

“听到4人被困火场,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但我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林海珍说。整个救援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林海珍一直与被困人员保持联系,告知救援进程,直到电台那端报告“已将人员救出,已将明火扑灭,已将救援行动处理好”,她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既为被救人员脱离险境而放心,也为消防员平安归队而放心。”林海珍说。

在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里,这样的救援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这里的接警员们被称为消防救援的“幕后英雄”,肩负着指挥调度、火场通信、舆情监控、远程督导等工作,用一台台电脑、一个个耳麦、一部部电话架起了一座座挽救生命的桥梁,守护着广州千家万户的平安幸福。

苦练技能——

精准化救援的“活地图”

“当了接警员后,我才知道这份工作并不是别人口中的‘接接电话,调调车辆’那般简单。”李晓蝶是广州支队指挥中心的一名新接警员,她说,接警员同消防员一样,365天24小时随时待命,有警必接,闻警即动,奋斗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她介绍,接警员的主要工作流程是接到报警、询问警情相关信息、调派足够救援力量、指路赶往现场、传达指挥员的命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从事消防救援接警员工作之前,李晓蝶是朋友圈里公认的“路痴”。成为接警员后,她一遍又一遍地手绘广州市地图,手上长出了水泡,硬是把自己逼成了“活地图”。“我多熟悉一条街道、一个社区,可能下次接警就能救下一条生命。”李晓蝶说,手绘地图、盲听地名已经成为指挥中心每一名接警员的基本功,广州的大街小巷就像是立体沙盘一样牢牢刻在她们脑海里,大到一栋建筑物的构造,小到一个消火栓的位置,她们都如数家珍。

广州支队指挥中心是全国最忙碌的消防指挥中心之一,接警员们要对全市2000多个社区、1.7万栋“高低大化”建筑、523辆执勤车、188个消防站专职队分布情况了如指掌,熟练掌握各类灾害事故处置需求。“一条路上有多少消火栓,哪些消火栓能正常使用,哪些消火栓被损坏,这些信息都是我们需要了然于心的。”为在接警时能够更加精准、快速地提供救援信息,李晓蝶会定期去熟悉水源道路情况,她说:“我们接警员的工作是至关重要、举足轻重的。”

年均话务量181.5万次、人均话务量高达4.2万次、挂机后30秒内发出调派指令、24小时全天候备勤,3班轮换……指挥大厅是接警员的战场,电话铃声就是冲锋的号角,广州支队指挥中心的接警员团队用过硬的本领,为人民群众守好每分每秒,为城市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精益求精——

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

对消防救援工作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为更好地应对愈发复杂严峻的各类突发险情,广州支队指挥中心瞄准“全灾种、大应急”目标要求,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专项建设资金升级改造接处警系统,实现基站定位报警电话、GIS地理信息自动匹配邻近消防队站、自动根据灾害事故类型“一键式”调度最优调派方案等功能。

“希望你理解我的工作,理解我的决定,系统更新凝聚着大家的心血,有需要我的地方。”在系统更新工作中,为做好电子地图辖区标绘,接警员黄东梅主动放弃新婚假期,一人独立完成了全市80多个队站辖区累计7434平方公里边界的标注,为精准调度提供了基层地理数据,有效提高了报警人口述地址与标准地址库的配备率,增强警情地址精度,极大方便了执勤队站快速到场处置。

黄东梅说,那段时间,她像着了魔一样,上班在想,下班回家的路上在想,甚至躺在床上也在想,怎样才能打造更好的接警系统,便于更快、更高效、更精准地实施救援。黄东梅说,消防救援队伍与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而119指挥中心则是联系群众与消防救援队伍的桥梁和纽带,是为民办实事的“第一窗口”,必须要做到精益求精,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争取宝贵时间。

系统更新阶段,指挥中心接警员为新系统更新了8次,累计提供了1213项改进意见,反馈3789处系统存在问题。系统通过落实接警员提的建议和问题不断迭代优化,仅一个确定辖区归属站队小功能,就前后修改了10次,最终优化节约了近21.7%的操作时间。

现在,一个精准定位、精准调派、精准打击、精准救人的智能接处警平台已经成功建立,使警情调度时间缩短了40秒,也被群众誉为“缩短40秒生命工程”。

竭诚为民——

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广州市辖区面积7434.4平方公里,遇到秋冬季火警“井喷”或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单日接警量能达到300余次。

接警员们忙起来常常顾不上吃饭、喝水、上厕所,嗓子沙哑失声是她们工作的常态。“其他女孩子的抽屉里也许有不少零食糖果,但我们每个人的标配是消炎药和润喉片。”接警员黎小燕说。

2020年5月22日,广州突发特大暴雨,形成内涝。回想起那天的情景,成娴钰至今仍心有余悸。“那天凌晨,求救电话就没停过。有即将生产的孕妇,有受伤被困的老人,有快被沙井吸入的群众。”成娴钰说。

增城告急、黄埔告急……广州市消防救援力量全部出动,面对报警人的求救声、群众不理解的谩骂声,成娴钰和同事顶着压力坚守岗位,一遍又一遍地安抚被困群众,记录报警信息,第一时间指引逃生、调派车辆、跟踪回访。当天,指挥中心共接到2860个求助电话,其中抗洪出动消防车264辆次,舟艇46艘次,警力1320人次,营救疏散被困群众628人。

也正是在一次次的接警中,成娴钰认识到“119报警电话”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分量。“一个电话,能够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这救是我们存在的价值。”成娴钰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指挥中心全体接警员舍小家顾大家,或舍下1岁多的女儿和80多岁的奶奶独自在家、或延期筹备已久的婚礼,连续三个多月坚守岗位,牵头制定支队疫情防控整体方案,组织各级视频调度会98次,确保疫情工作组织有序,指挥顺畅。

入职14年的接警员罗泽敏和吴凯瑜经常对年轻接警员说:“群众一辈子可能只打一次119,打这一次119就可能会影响群众一生对119的看法。”

这句话激励着年轻接警员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最好的服务态度处理每一个警情,把为民办实事刻在心中。

记者手记

传递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声音

“丁零零……”每当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响起,总能听到那句熟悉的“您好,这里是广州119指挥中心”,一句简单的回应,温柔却充满力量。

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上岗就是全天候,这便是119接警员的日常。她们甘愿当“英雄背后的英雄”,不分昼夜、没有节日、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仍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履行不平凡的使命。

她们在黑夜中守望,在分秒里坚守,以实际行动当好广州城市长明灯、人民安全“守夜人”,努力让“您好,这里是广州119指挥中心”成为广州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声音。

关键词: 广东省 生命 挽救 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