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磁器口:防汛执勤 一刻不松

“看好小孩哈!”10月2日,重庆市沙坪坝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东部分队队员王自冬、戴亮在磁器口古镇迎龙门附近巡逻,看到一名游客抱着小孩站在护栏上眺望嘉陵江,赶紧上前劝导。

9月29日,磁器口古镇刚刚经历一轮洪峰过境。虽然洪水来得快、退得也快,但在迎龙门附近值守的应急人仍不敢大意。

磁器口古镇紧靠嘉陵江,过去是重要的水陆码头。随着时代变迁,这里已成为重庆主城区的经典景区之一。但古镇临江且地势低洼,防汛压力大,是市级防汛薄弱点之一。

今年,重庆汛期来得早、去得晚,这让从事了近10年防汛救灾工作的沙坪坝区应急管理局应急管理科的曹铮高度警惕,“秋汛叠加国庆假期,防汛工作马虎不得”。

磁器口古镇内,五星红旗和大红灯笼透出浓浓的喜庆味儿,游客如潮水般涌进。为避免游客在狭窄的古镇内拥挤,磁器口古镇采取单循环游览方式,但让曹铮和磁器口街道应急办主任赵家平最担心的是游客在沿江区域逗留。因此,他们带领沙坪坝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东部分队的队员们坚持在沿江区域值守。

曹铮告诉记者,国庆假期,沙坪坝区应急管理局、磁器口街道应急办和沙坪坝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东部分队每天都会安排10人,在磁器口古镇进行防汛执勤(见上图)。“我们在古镇里设立了8个防汛点位,采取静态值守与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有时是1人盯1个点位,有时是3人一组巡逻。”赵家平告诉记者,他们从早上8时一直值守到晚上10时左右,一般每个点位巡逻一遍要1个多小时。

走在磁器口古镇的石板路上,随处可见水位线警示标识,有的刻在台阶上,有的标注在楼宇建筑的墙面上。曹铮说,古镇里标注的每条水位线,都是当地年复一年进行洪水防范应对积累的“数据”,比如水位达到184米时需疏散转移9户29人……

赵家平说,他和磁器口古镇所有商户都在微信群里,水情汛情会提前通知到每一户居民和商户,“微信联系不上的,就打电话;电话打不通的,就上门通知”。

这几天,曹铮仍通过手机信息滚动研判上游水情雨情。他每天到磁器口古镇进行防汛执勤时,第一站也是到清水门,“那里离江最近,我要看看水涨没涨”。在磁器口古镇正门口,沙坪坝区应急管理局建了一个防汛物资储备库。国庆假期,曹铮每天都会叫上沙坪坝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东部分队队员,一起对防汛应急物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目前,根据水文气象部门预测研判,国庆假期磁器口古镇没有洪峰过境,但曹铮心头的那根弦仍然紧绷着。

关键词: 重庆 磁器 防汛 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