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县:评灾损 抓重建


10月1日,伴着晨曦,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地震灾区的群众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在广场、社区党群中心等地,参加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9月22日12时起,泸州市终止泸县“9·16”地震一级应急响应,从应急救援阶段转入恢复重建阶段。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回归家园,泸州市应急管理部门不舍昼夜全力推进灾损评估工作,抢抓灾后重建时间。

10月1日凌晨1时,泸州市应急指挥中心内灯火通明。地震灾损评估组、要素供应组工作人员挑灯夜战,白天统计灾损、认真核对,晚上会商研究、修订完善。

市应急保障中心主任曾涛就是其中一员。刚完成灾损评估工作,他又投入到安置回迁组织工作中。“目前房屋安全鉴定工作已基本完成,我们将按照核查、鉴定结果有序组织受灾群众迁回。”曾涛说。

目前,市、县应急管理干部职工正全力帮助受灾群众返家(见上图)。在泸县汇兴康养公寓集中安置点,泸县应急管理局机关党委书记蒋坤丽正帮助老人陈家明收拾生活用品,准备送老人回家过节。

灾区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结束后,蒋坤丽和同事及时向受灾群众反馈房屋鉴定结果,引导住房安全鉴定为A级和B级的安置群众搬回自家房屋居住,鼓励住房安全鉴定为C级和D级的安置群众通过投亲靠友、租房等方式解决住处。

陈家明是玉蝉街道龙桥社区居民,专家组鉴定其房屋为合格后,老人十分高兴,要立即搬回家住。“家里就只有我一个人,孩子们都出去工作了,蒋书记每天都来看我,知道我要回去了,还帮我收拾东西。”陈家明说。

“平安回家就是最大的幸福。群众能够离开安置点,回到他们自己的家中生活,不仅他们自己舒心,我也放心。”送走最后一批安置群众,结束了一天的巡查,蒋坤丽虽然满身疲惫,心里却是轻松的。

因为天气炎热,时有强降雨,泸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将露天应急帐篷里安置的群众全部转移到工厂、学校、公寓等室内集中安置点,让他们在更舒适的环境下过节。国庆节当天,泸县露天集中安置点已全部清零。

同时,指挥部出台了安置方案,确保集中安置点规范管理。针对受灾严重的群众及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该县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同步做好生活保障。国庆假期,该县还组织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广场舞等活动,让受灾安置群众安心过节、温暖过节。

关键词: 四川 泸县 评灾 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