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生态文明建设向自然受益型经济发展

1月17日,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布的新自然经济系列报告《中国迈向自然受益型经济的机遇》中,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矿区生态修复的实践做法入选“开展自然受益型矿产资源开采”案例。

图为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黑岱沟露天煤矿北排土场

无论春夏秋冬,漫步于准格尔国家矿山公园都能感觉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尤其到了盛夏时节,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扮靓着整座矿山。随着准能集团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矿山变成野生动物的栖息之地,植树造林让荒原披上绿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景象随处可见。

准格尔矿区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原生态脆弱,经济结构单一,水资源匮乏,植被稀疏。自建矿以来,准能集团根据矿区地质特征,运用露天采矿工艺,创新形成水土流失控制技术体系、生态重构技术体系、标准化作业流程,坚持“两边走、四同步”(边开采、边复垦,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做到了“黄土封绿、立体造绿、择空补绿”,将排弃地复垦全覆盖、无死角,实现“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重组”。目前,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资源优势得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破解了在黄土高原半干旱荒漠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建设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世界性难题。

图为准能集团万亩草场

多年来,准能集团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求,始终牢记“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坚持清洁生产、能源保供,依靠愚公移山;保护自然、修复生态,打造金山银山;多元融合、产业联动,缔造金山银山,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截至2021年底,准能集团复垦总面积5万余亩,累计投入土地复垦资金16.72亿元,治理率100%,植被盖度由25%提高至80%,水土流失控制率80%以上,生态系统实现正向演替、良性循环。已建成北排土场生态景观示范区和哈尔乌素草原文化体验区等多个示范项目,总占地面积1198公顷;建成“万亩草场千头良种肉牛繁育及育肥基地”,现存栏优质肉牛2000多头,开发牧草基地10000多亩、饲料及小杂粮种植基地3000多亩;建成露天印象馆和采掘文化展示区,实现观光旅游、休闲采摘、科普教育、工业体验一体化功能;打造千亩杏花林、千亩彩叶林和千亩果园的“三个千亩”工程。

如今的矿区山清水秀、景美物丰,已成为百鸟的天堂、动物的乐园,被评为“中国最美矿山”,获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获批“准格尔国家矿山公园”,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落实中央环保督查整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现场会,被选为全国智慧矿山、绿色矿山建设现场会举办地;“准格尔特大型露天矿区绿色开采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准能集团生态减损型采排复一体化理论与技术科研项目”获国家能源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准能集团主动承担央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以矿区绿色生态经济产业为支撑,不断探索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方法、新机制,实现与当地政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准能集团与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联合成立矿区生态公司,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园,培育了“政府+准能集团+矿区生态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联合体、“准能集团+国家矿山公园+准旗文旅集团”文旅联合体,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带动准旗农户1000多人脱贫致富。

百尺竿头需更进,戎装跃马再前行。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准能集团立足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将工业文化、生态文化与旅游功能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生态+光伏、生态+农业、生态+牧业、生态+林果、生态+旅游、生态+棕地利用”等多元产业,探索了“造绿储金、点绿成金、守绿换金、添绿增金、以绿探金”多种“两山”转换路径,GEP稳步提升,矿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增加至27.31亿元。与此同时,准能集团高效利用矿区土地资源,采用“上光下农”“上光下牧”的“光伏+”模式,计划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畜牧业相结合。现正在推进1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十四五”期间将规划建设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

关键词: 集团 文明建设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