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税务局:用心呵护小鸭蛋“孵”出产业脱贫“大文章”
在济源产城示范区王屋镇谭庄村,清澈见底的青萝河潺潺环绕,一枚枚“花溪水”咸鸭蛋整装待发,承载小小的致富梦,走进寻常百姓家。
“多亏了税务部门的帮扶,村民的心血才没有白费。”青萝河水清鱼美,村民靠河吃河,养殖蛋鸭不乏其数,村委委员周志力将村里零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成立了济源市华溪农业专业合作社。小小鸭蛋虽不起眼,却让村民们燃起了脱贫希望。
“合作社成立之初遇到很多问题,好在税务局同志主动上门辅导了税务登记、发票领用等事宜,对办理相关涉税事项针对性地进行了培训,还给我们提出了很多财务管理方面的建议。经营中只要遇到涉税问题,一个电话就能得到快速解决。”周志力说,正是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使他们能够更加省时省力,静下心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生鸭蛋收购价格低且不稳定,而二次加工的咸鸭蛋市场售价是生鸭蛋的2倍到3倍,收入相当可观。为解决鸭蛋存储问题和提高销量,合作社先后投资20余万元建立厂房、购买设备加工咸鸭蛋。受河域内水草丰富,鱼虾和浮游生物多,光照充足,自由放养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腌制出的咸鸭蛋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可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细嫩沙香的“花溪水”咸鸭蛋从山沟沟走向市场,成为周志力和村民的心头大事。
了解到这一情况,济源示范区税务局主动对接,联系信用状况、经营状况俱佳的下游销售企业,为其“牵线搭桥”帮助打开销路,同时配备首席纳税服务员提供“点对点”服务,帮助合作社应享尽享税惠红利,还通过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多种渠道为咸鸭蛋“带货”。一时间,一枚枚“花溪水”咸鸭蛋,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走上大众餐桌。
目前,华溪农业专业合作社月加工咸鸭蛋10000余斤,上架双汇冷鲜肉等15家连锁店,远销全国各地,还拥有了自己的网店,实现销售收入100余万元,为集体创收近20万元,带动10多名贫困群众增收近万元。如今的谭庄村村民摘了“贫困帽”,鼓了“钱袋子”,日子越过越红火。在税收力量的加持下,谭庄村不仅跑出了农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加速度”,更探索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在国家好政策和税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一定可以把合作社经营好,带领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对未来,周志力充满期待。(汝路 程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