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融合,从叠加走向裂变


核心提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16年4月,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2017年4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顺利挂牌。近年,我市充分用好国家级平台,抢抓国家自创区、自贸区、高新区“三区叠加”机遇,推动“三区”融合发展,着力实现“1+1+1>3”的裂变效应。

创新引领 发展动力更加澎湃

一滴畜血滴在指甲盖大小的生物芯片上,再扫一扫二维码,猪伪狂犬病、口蹄疫等疫病检测报告就可在手机上即时显示。这项动物疫病检测领域的创新技术,是洛阳中科生物芯片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成果。

近年,该企业自主研发出生物芯片产品,率先成功应用于动物疫病检测,使目前的动物疫病诊断灵敏度、准确度、效率成倍提高,刮起动物疫病检测技术迭代的行业“旋风”。

该企业成果转化的加速推进,是洛阳自创区众多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自获批以来,洛阳自创区迅捷起步、持续发力,顶层设计日臻完善,金字招牌愈加闪亮,跑出自创区建设的“洛阳加速度”。

先行先试领跑全省——

我市组建洛阳自创区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在全省首先获得评审权;编制《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组建方案》,在郑洛新国家自创区中率先通过专家论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让社会创新潜能空前激发。

政策引导更加有力——

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洛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50余个政策文件,构建以现代创新体系为统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为支撑的“1+3+N”政策体系,支持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更加鲜明。

如今,洛阳自创区创新主体、平台数量占全市的比重均超过2/3,自创区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正成为引领全市创新发展的主动力源。

开放带动 自贸区建设硕果盈枝

截至目前进驻市场主体突破3万家,是挂牌前存量企业的3.5倍;圆满完成国家要求复制推广的6批217项试点经验、省总体方案160项试点任务;累计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149个……

近日,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晒出四周年建设“成绩单”,在多个开放领域实现了新突破。作为全市构建现代开放体系的“试验田”,近年洛阳片区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核心动能,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开放为底色构筑的发展新格局正在洛阳片区不断完善。

双向开放不断提速。洛阳-布哈拉农业综合示范区获评首批省级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中蒙产业园、瓜达尔港洛阳自贸产业园加快推进;洛阳片区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年度目标的102%,直接利用外资完成年度目标的243.2%,实现跨越式增长。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洛阳片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形成“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专网搞服务”的“三个一”改革新模式,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建成企业专属综合服务平台。

场域载体磁场突显。洛阳片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149个,2020年完成10亿元以上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120亿元,推动新增40余家外贸企业开展进出口实绩业务。

“三区”融合 高质量发展底色更亮

自创区、自贸区相继获批建设,让高新区成为两大国家战略的双核心区。近年,高新区统筹自创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开放创新,加快自创区、自贸区、高新区“三区”融合发展,正加速形成创新发展协同效应,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亮。

   与自创区相融,增强创新内生动力——

结合省、市推进自创区建设政策措施,出台了“高新18条”等相关政策措施,设立每年1亿元的自创区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区内创新引领型企业、创新引领型人才、创新引领型机构、创新引领型平台。截至去年年底,高新区拥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7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411家,逐步形成了依托创新实现高增长、高市场覆盖、高端合作伙伴的“尖兵方阵”。

与自贸区相融,提升创新创业活力——

“三区”联合出台深化“放管服”改革方案,推进落实“三个一”政务服务新模式;实施审批流程再造,压缩裁量权空间,实现了申请材料、审批环节、承诺期限、排队次数、盖章数量“五减少”和行政审批效率、企业群众满意度“两提升”……

下一步,高新区将着力整合各类资源,全方位推进“三区”在空间、体制、功能、政策上的深度融合,创新“三区”融合政策体制机制,激发改革活力、释放政策红利,着力实现“1+1+1>3”的裂变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强劲的新动力。

关键词: 圣山 娜依灵儿 九七 让子弹飞 豆瓣 x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