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县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今年以来,原阳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动员全县党员干部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群众同坐一条凳,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打开群众话匣子,走进群众心窝子,做到知行合一,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到为民办实事上。
多种方法找问题。充分利用原阳县政府网站、原阳融媒微信公众号、云上原阳客户端以及各单位工作群等,加强民意收集,关注群众热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共受理“12345”公共服务热线1623个,政府网站县长邮箱信件9件,云上原阳客户端问政栏目群众诉求235条。
找准落脚点,办好群众急事。县级领导立足所分包联系点,通过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围绕“五个方面”和“四个查找”,建立台账,认真谋划和落实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其中,天成相苑小区70多户业主不动产权证办理这一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三夏”时节深入乡村查看麦收情况,加强农机调度,确保全县小麦颗粒归仓,不误农时。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齐街镇党委书记张传涛在得知本地菜农2.5万公斤反季白菜卖不出去的消息后,积极帮助联系销路,还将自己刚荣获的省级扶贫奖金1万元全部捐出用于购买菜农白菜,并把购买的白菜全部发放给全镇低收入家庭。出实招硬招惠民便民。县城市管理局在全县设立15个应急瓜果蔬菜临时摊点,规范地摊经济,有效解决了临时商贩的经营场地问题。驻村干部直播带货,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福宁集镇秦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娄磊,始终将群众的需求挂在心上,利用抖音、快手、直播等平台,为当地村民种植的芦笋代言,使种植户不用出村,就能把芦笋销往全国各地。
建立长效机制,让办实事常态化。全县各单位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推动问题解决工作机制。县政务大数据局创新工作举措,将每星期二定为“局长接待日”,倾听群众心声,解答企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受理举报投诉,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县住建局近年来为优化营商环境,依托网上办事系统,推出网上申报服务,使企业在线上就能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的申报工作,构建了“以网上办理为主,自助服务为辅,服务窗口为补”的便民政务服务模式,兑现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