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城大道改建工程开启“加速跑”

鹰城大道(原北环路)改建工程是我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6.6亿元,于2019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项目起自郏东路,沿原北环路向西与东环路、新华路、一矿路、光明路、四矿路、西环路北延线交叉后,转向西北经新华区余沟村北、校尉营村北,西接龙门大道(郏路),全长15.2公里。7月7日在施工现场可以看到,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方掀起“百日攻坚会战”建设新高潮,全线四个工作区的各参建单位你追我赶,保证今年10月实现全线贯通。

2000名建设者挥汗如雨抢进度

7月7日上午8点多,行走在鹰城大道上,每处施工现场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满载渣土的翻斗车一辆接一辆出场,装有建材的半挂车等待进场卸货,沥青摊铺机、吊车、铲车等施工机械现场作业,雾炮车、洒水车等环保车辆喷洒出的水雾有效抑尘……

在工程建设者的努力下,鹰城大道全线道路大部分路面的水泥稳定碎石层(路基)及沥青下面层已铺设完成,在工程收尾前还将整体铺设一遍沥青上面层。

“鹰城大道改建工程是我市重大项目,四个工作区2000名建设者坚守岗位,挥汗如雨抢进度。”该项目第一工作区结构项目部负责人郝杰说,他负责项目区内3座过街天桥、3座上跨桥、1座下穿桥的建设,目前建设人员分成两支攻坚队伍,在6时30分至19时30分、20时30分至次日5时30分两个工作时段作业,人歇工程不歇,确保全天生产不停。“入夏以来,天气炎热,地面温度特别高。这段时间,工友们衣服干了湿、湿了干,有的脖子上、背上出了痱子。”郝杰说,现在是工程关键时期,大家不敢有丝毫懈怠,只要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吃点苦也没啥。

施工现场巾帼不让须眉

一位头戴安全帽的女士在施工区域内健步如飞,炎热的天气并未阻挡她的脚步,施工中的哪个环节可能出问题、哪个细节要注意,她都了如指掌,她就是该项目监理组长孙改利。

重点工程建设以“苦、脏、累”为主要特点,人员流动大,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孙改利表示,由于长期在工地上吃住,她基本没时间照顾家庭。孩子一岁半时,她调到鲁山一处工地上工作,两三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如今孩子已上小学一年级,丈夫工作也忙,她将孩子送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一所寄宿制学校,每周见孩子一次。“作为一名基层建设者,我觉得很光荣,只要在这个工作岗位一天,我就要全心全意把路建好。”孙改利说,在工地上,还有杜绿艳、潘红杰等百余名女建设者,她们长年奋战在建设工地,经历着风吹日晒,与泥土、机械、石头、沥青打交道。

沿线15座桥梁助力居民安出行

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顶山基地东约200米处,施工人员正在建设跑马场过街天桥,天桥长约71米、箱梁高5米,桥墩下正在架设满堂支架进行预压施工。

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鹰城大道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刘鹤飞介绍,鹰城大道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同时兼具城市道路功能,快车道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面最宽处达到72米,行人横穿马路十分危险,因此将通过绿化带、隔离带将道路封闭。建设方根据道路沿线工矿企业单位及村庄人口密度,设计多座过街天桥,进一步完善道路沿线的路桥网结构,为居民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在新华路下穿桥施工现场,桥上车辆川流不息,桥下正在进行桩板挡土墙施工。刘鹤飞介绍,新华路是市区一条主要干道,为尽量降低道路施工对既有地面交通的影响,施工方采用盖挖法,先修筑桥墩,在桥墩之间用顶板托起原路面,从而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临时路桥系统,而下部下穿桥的建设不影响上部通行。这样做虽然费时费力,技术难度大,但能够保证城区主路正常通行。

据介绍,在鹰城大道沿线,一矿铁路下穿桥、四矿铁路下穿桥等桥梁施工均采用盖挖法,如此大规模地使用这种技术难度较高的建设手法,在我市修路史上还属首次。

据统计,鹰城大道改建工程路基部分已基本完成,15处立交桥、涵洞桥、过街天桥等完成过半,道路西段的绿化已经完成,今年10月鹰城大道即可完工通车,届时将进一步完善我市北部路网布局,拉大城市框架,使得市民出行更加便利。同时,加强与沿线城镇的快速交通联系,逐步构建起北部城区经济走廊,为沿线社区和工矿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对于促进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改善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卡盟刷钻平台排名 6p门 zea组合 海阔天空 串词 微笑百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