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内中标5亿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冠中生态加速向大生态领域战略升级

二十余年行而不辍的履历,树立了“冠中生态”(300948,SZ)的良好品牌形象。在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这个国内植被恢复技术的领航者,正通过具体项目,加速其战略升级的步伐。

8月2日,冠中生态公告称,公司与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建水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勘查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合同估算价为4.54亿元。

与此同时,冠中生态还披露,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人,签署了暂定合同总价款超5000万元的承包合同。相比于2020年全年累计签订合同6.8亿元的数据,新中标项目后续的顺利实施,对冠中生态经营产生的影响将不言而喻。

事实上,对在2月份刚完成上市的冠中生态来说,重大项目的意义,也远不止数字那么简单。在2020年财报中,冠中生态称,公司将继续战略升级,获取订单模式积极向EPC模式持续转变,业务内容向大生态领域拓展,通过承接实施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性大订单来提升业务规模。

接连中标生态修复大项目

对企业来说,战略拓展最好的抓手,无疑就是具体项目的实施。在生态修复行业深耕20多年的冠中生态,显然更加熟知大项目的重要性。

冠中生态8月2日早间公告称,公司和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组成联合体参与了“建水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勘查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的公开招标。

此前的7月30日,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发布了《建水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勘查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告》,确定冠中联合体为该项目的中标人。

从建设规模来看,该项目涉及范围为建水县行政区域内的历史遗留矿山、部分政策性关闭矿山和“五采区”矿山合计211个(处),整合为170个治理小区块,共涉及14个乡镇,治理总面积达1088.89hm²,中标工期为1095日历天,具体以双方合同签订为准。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这个项目的中标,将直接带来丰厚的收益。冠中生态在公告中称,建水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勘查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合同估算价为4.54亿元。若公司能够签订正式项目合同并顺利实施,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且不会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

虽然2021年初才登陆资本市场,但冠中生态近期可谓喜讯不断。就在披露上述4.54亿项目中标的同时,冠中生态还公布了另外一个5000万项目的合同签署情况。

今年6月21日,冠中生态披露了《关于拟中标项目的提示性公告》,公司和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华地”)为第一中标排序人(联合体中标)。

8月2日,冠中生态称:近日,公司与四川华地已收到该项目中标通知书,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人与乐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上述中标项目签署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

对于影响,冠中生态称,若合同能够顺利履行,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的业务承接能力,为公司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加速向大生态领域拓展升级

仅从数据来看,前述两个中标项目,涉及金额超过了5亿元,随着相关合同的签订和项目的实施,这无疑将为冠中生态的业绩,带来了稳定的支撑。

冠中生态2020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合计签订合同订单6.8亿元,单个项目规模1000万以上的有7个,其中金额过亿元的项目有两个,公司的订单获取能力尤其是大订单获取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从主营业务来看,冠中生态主要从事生态环境建设业务,具体包括以植被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业务以及部分园林绿化和市政公用等城市环境建设业务,属于“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冠中生态早期业务模式,以专业承接植被恢复分包业务为主,随着技术日渐成熟、经验日趋丰富和行业内影响力逐步扩大,开始承接复杂、大型生态修复项目。

对于业绩驱动因素,冠中生态在2020年财报中提到,凭借全国上下践行“两山”理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好政策红利和市场环境,积极巩固生态修复主业,突出几大优势特色业务,全年累计签订合同6.8亿元,其中90%以上订单业务类型为植被恢复和综合性生态治理。

如今,一个4.54亿元项目中标、一个5000万元项目签订合同,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冠中生态承接大项目的能力。与此同时,接连中标的重大项目,除了能给冠中生态带来丰厚收益,这家公司也正在以项目为载体,加速器战略升级的步伐。

对于另一个业绩驱动因素,冠中生态提到,公司继续战略升级,获取订单模式积极向EPC模式持续转变,业务内容向大生态领域拓展,通过承接实施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性大订单来提升业务规模。

当然,冠中生态向大生态领域的拓展,以及“成为世界一流生态修复专业化企业”发展愿景的设定,都源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发展目标。

事实上,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快速释放,生态修复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至2019年,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规模逐渐上升,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27%。

这个不断扩大的市场,整体行业内集中度较低,小规模企业偏多。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生态修复行业的发展,在行业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行业内优胜劣汰效应逐渐显现。

从实力来看,冠中生态显然是实力企业的代表。财报显示,冠中生态自成立以来的20多年一直坚持深耕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领域,公司已经形成了客户、主管部门和社会认可和信赖的品牌形象,在行业内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多模式促成储备订单

除了通过承接大项目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冠中生态还尝试通过模式的转变,增加自身订单储备的厚度。

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强化国土空间源头保护和用途管制摆到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以及规划“多规合一”改革逐步纳入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范畴。

也正是这个原因,近年来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关联度越来越高,生态修复的实施范围和对象也越来越广,项目规模、体量的提升带来行业内商业模式的转变。

这种情况下,冠中生态近年来开始积极以PPP、EPC等模式承接并展开项目建设,以期成为能为客户提供多层次、一揽子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在2020年,冠中生态通过多模式完善市场布局,陆续储备了一些意向性项目,并将部分前期跟进的意向项目转化成落地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落地的订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已完工项目和试验段项目的卓越示范效果,促成老客户带来新订单,比较典型的项目是市政公用项目、西藏项目等;二是市场开发工作做到最前端,持续多年对接业主单位促成项目立项、设计一直到招投标,比如年初签订合同的海城菱镁矿修复项目;三是以合资公司形式延伸产业布局、整合协同资源,公司与淄博土地发展集团设立了合资公司,借用合资方整合上下游资源,在当地储备了一批意向性订单。

按照冠中生态的计划,今后,公司会综合考虑资金情况、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以F-EPC、EOD等更复杂模式承揽体量更大的综合性生态修复项目。

与此同时,登陆资本市场,则让冠中生态有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的实力。

从募投项目来看,冠中生态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生态修复产品生产基地项目、补充工程项目营运资金项目,全部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生态修复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产品生产与检测、技术研发与中试为一体的应用示范基地、信息集散平台、(业务)技术交易平台、大数据中心和培训基地。

在2月份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冠中生态称,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紧紧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在保持公司主业竞争力的同时,冠中生态将向防沙治沙与扬尘治理、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土壤修复、水域治理等板块领域进一步拓展,并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关键词: 生态 两月 月内 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