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环保企业上市热——环保企业上市的喜与忧

前言

从最早的脱硫脱硝到合同能源管理再到现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环保概念”一直被资本追捧。

尽管近年来环保行业的发展跌宕起伏,但“环保产业是朝阳产业”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

2021年前十个月,25家环保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比2020年全年上市的环保企业数量还多7家,平均每个月就有两家环保企业挂牌上市。

那么,企业为什么要上市?金钱、名誉、地位、圈子……也许,这些都是理由。

进入正题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上市的经典案例。

这个案例来自财经作家维辰在《A股有三千家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企业上市多数是为了圈钱!》这一视频中的讲述。一位制造业的董事长,兢兢业业地经营企业,每年也能赚上千万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已经是令人羡慕的状态。这位董事长有一位做投行的朋友,劝董事长上市,尽管做投行的朋友说了很多上市的好处,但是董事长不为所动。一次做投行的朋友带董事长去高端场所,整个活动下来,董事长感到很没有面子,为此找到做投行的朋友帮助他的公司上市。上市后,公司通过资本手段,市值一度达到上百亿元,这位董事长的脸上终于有光了。

每一个企业家都有梦想,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并且基业长青,无疑上市成为最佳途径之一。在诸多企业中,不少环保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热情逐渐高涨,2020年整年,共有18家环保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出现了引起环保行业高度关注的上市潮。如今这一潮流愈加“狂热”,2021年前10个月就有25家环保企业上市。为何大批环保企业上市?上市后会给企业带来什么?企业又需要规避哪些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下。

上市好处

当前,资本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资本市场活跃度越来越高,诸多中小企业成功上市,借助资本市场,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多年深耕环保领域,专门研究上市公司发展动态的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郝小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鸣锣开市,与科创板、创业板等组成了多层次的融资渠道,为资本市场增添了新活力,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尤其是相较于2020年同期的环保企业上市数量,2021年的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刷新了历年的新纪录。

不少人会好奇,环保企业为什么要上市?答案显而易见。首先,上市公司要求公开透明、治理规范,有助于提升企业信用,并进一步促进企业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中建立自己的公信力;其次,可以拓宽融资渠道,解决“真金白银”的问题。

对此,郝小军告诉记者,环保产业是国家绿色发展的“主力军”,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市场,资本社会化、财务公开化、管理规范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环保企业上市通过发行股份直接融资,降低负债率,打通直接融资渠道,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郝小军告诉记者,不仅是环保企业,对任何企业来讲,上市是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促进业务增长的有效手段。同时,上市可以帮助企业用更多的资本实现持续创新和研发,不断实现多种形式的再融资,进而迅速发展壮大的方式。

对此,经济学家宋清辉持相似态度。“环保行业本身是一个依赖于发债的行业,高度依赖融资环境,比一般的企业更加需要登陆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不仅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筹集到大量社会资金,并直接转化为资本,降低融资成本,解决企业发展与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使企业尽快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还能壮大资本市场的力量,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宋清辉说。

同时,本刊记者通过梳理公开的资料发现,企业上市的好处除了融资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好处。

一是促进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并不单纯为了融资,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借资本社会化的契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上市后成为公众公司,接受监管,促使企业“脱胎换骨”,打破传统管理理念,在经营机制等方面实现实质性的飞跃,建立起科学合理、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提升企业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无论何时何地,上市企业都是一张“金字招牌”,上市后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会大幅提高,更容易被国内和国际市场认可和接受,这有利于企业扩张市场领域。

三是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银根紧缩反而有利。企业没上市前寻找银行贷款不容易,上市后,银行会主动找上门来,同时,上市企业决策能力、融资能力、创新能力更强,各方面支持的力度更大。因此,与非上市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会更强。

四是有利于招贤纳士,人力资源的整合。优秀的人才都希望投身到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地方,同等条件下,上市公司的吸引力当然大于其他公司,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上市并非有益无害,企业要重视上市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要坚守主业,深耕细分领域,专注技术创新,走‘专精特新’之路。”郝小军表示,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不进则退,发展速度慢、没有核心技术也很可能被淘汰。

以往鉴来

2021年,资本市场依然波云诡谲,25家环保企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但也有一些昔日的环保“优质”企业黯然离场或者游离在退市的边缘,令人唏嘘不已。

近3年来,面临退市或已经退市的环保企业有很多,如安徽盛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运环保,证券代码300090.SZ)、神雾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节能,证券代码000820.SZ)、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雾环保,证券代码300156.SZ)、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凯迪,证券代码000939.SZ)、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翔环境,证券代码300362.SZ)等企业。

抛弃政策环境影响,上述企业退市的原因各有不同,本刊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期望给已上市的环保企业一点提示,避免面临退市风险。

信息披露中财务数据造假严重

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会导致企业信息披露不完整、风险揭示不充分,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对小股民的利益均有很大损害。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将信息披露定性为重大违法行为,触发强制退市,不能重新上市。

从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类型来看,主要包括财务欺诈行为、未依法披露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未依法披露股东权益变动情况、所披露的信息存在误导性陈述、未依法披露重大事项等,其中财务欺诈行为属于最严重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

上市公司铤而走险进行财务造假,主要是基于3种动机,即避免*ST或者退市、完成业绩承诺以及维持股价以利于进一步融资。

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投资者了解上市企业的“指南针”,盈利状况、现金流等指标是判断上市企业“成色”的重要信息,一旦舞弊“粉饰”财务数据,上市企业就有面临退市的风险。

例如,曾经风光无限的神雾系拥有神雾环保、*ST节能两家A股环保上市企业,经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调查,因财务数据造假等,神雾环保已黯然离场,*ST节能则游走在退市边缘,其未来走向何方留有悬念。

非理性扩张导致资金断裂

“企业非理性扩张也是导致环保上市企业退市的重要因素之一。”环保行业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可承受能力而进行的扩大再生产是一种理性扩张,除此之外或虚或实的超常规膨胀,可理解为非理性规模扩张。

不少环保企业在经济景气度较高时非理性扩张,向相关产业领域或者陌生的产业领域拓展业务,这些增量的投资以及新产业的投资回报往往与预期现金流相距甚远,这就给企业资金链带来断裂的风险。

盛运环保、*ST凯迪、天翔环境都曾在上市后不久,就开始大规模举债并购、一路“买买买”非理性扩张,最终退市摘帽、破产清算。

以盛运环保为例,2015年之前,盛运环保的业绩谈不上靓丽,但也算稳健。2015年,盛运环保迎来“高光”时刻,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净利润高达7.4亿元,这一数据远超前几年净利润之和。

2016年,盛运环保加大了工业园区建设、环卫一体化等PPP环境综合服务项目市场的开拓,已投产、在建和拟建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要以BOT模式为主,工程建设需要多项审核和批准,项目开工前期时间长且投资规模较大,账款回收周期长。随后几年,盛运环保的现金流、盈利能力等出现了问题,最终在2020年6月18日宣布退市。

盛运环保的退市,令人感到惋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告诉记者,盛运环保的摊子铺得太大了,以BOT模式为主的项目太多,融资能力有限,导致债务问题频发。

实际控股人侵占资金

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已经成为影响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顽疾”。因控股股东严重侵占资金,不少上市公司被“掏空”而无法正常生产经营。

已退市的环保上市公司中,天翔环境、*ST凯迪均是控股股东资金占用问题深陷退市的“泥潭”。其中,天翔环境是最典型的案例,这一问题也成为压倒天翔环境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期天翔环境暴发了一系列问题后,2019年5月21日,证监会网站公布的四川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2019】2号显示,天翔环境存在未及时披露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及相关关联交易情况。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17日,天翔环境为实际控制人邓亲华提供资金累计27.36亿元,相关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同期公司收到还款累计6.46亿元,截至2018年7月17日,天翔环境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占用天翔环境资金余额为20.91亿元。

可见一斑,上市公司实际控股人侵占资金的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还减弱了企业风险抵御能力。

当然,环保上市公司退市的原因远不止于此,还有诸如内部管理失控、经营不善、股价走低、自身盈利能力弱等各类原因。

应对危机

环保企业上市后,并不能说明未来企业的前途就一定是一片光明,上市后可能会因各种各样因素面临或大或小的问题,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在“危机”发生前,企业应该如何及早预判?

环保行业资深研究人士程彩云在《“史上最大环保IPO潮”后续:上市之后环保企业有什么新危机?》一文中指出,从资本市场对环保产业的态度、政府支付能力、产业红利期、市场竞争等外部客观因素来看,刚上市的环保企业或许会面临新的“危机”。

程彩云告诉记者,当前,资本趋于理性,昔日冲概念投环保时代已去。与上市环保企业争相IPO的“热闹景象”相比,近年来资本市场对环保行业的态度颇为冷静。安信证券数据显示,从2020年,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25.5%,环保板块累计下跌4.04%,连续3年跑输大盘,环保工程及服务板块在29个行业中排行24,目前仍处于倒数位置。

但也有环保行业机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资本收益被弱化,对于行业来讲或许是利好的,终结资本套利时代,企业回归业务增长的本质,也让企业资本战略回归业务战略,这或许让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加持会更加理性。

无论何种情况下,企业都要提高规避风险的意识。程彩云告诉记者,环保企业上市后,在扩张时要清楚公司的财务情况,野心与实力要匹配;企业更要重视基础技术创新,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研发,推进技术研发升级,力求推出更多符合环保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要练好内功,注重内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此,郝小军建议,资本市场是日趋规范的市场,对于即将上市或者已上市的环保企业而言,都要有敬畏心,要遵守资本市场的规则,要尊重投资者。在规则之内利用资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关注研发,争取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方可能脱颖而出,获得良性回报。未来,环保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又开始表现出更为积极地关注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环保企业 环保企业上市 环保企业上市 盛运环保 郝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