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要看得好 跑要跑得快

库管人员在在搬运分发帐篷给各街镇

1个小院、1栋楼、3万余件物品、一年365天与储备物资“相处”。这样的工作,对于张好和他的6名同事来说,早已习惯了。他说:“在这儿工作,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张好说的“这儿”,是北京市海淀区应急物资储备库,是全市16个区中最早由应急管理部门接手管理的应急物资储备库。

储备库里有哪些物资?库房是怎么防火、防盗的?春节假期怎么值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到该储备库进行了采访。

这是一座位于居民区中一块独立区域的储备库,共有5层,其中地上3层、地下2层,总面积10279平方米,各个楼层存放着不同类别的物资。

“汶川大地震之后,海淀区政府为了提高突发事件救助保障能力建设了这座储备库,从2011年投用到现在快10年了,当时是由区民政局牵头建设和管理的。”作为一名曾经的“老民政”,现任储备库主任张好,在储备库已经工作了3年多。2019年3月,伴随海淀区行政机构调整,该库由区应急管理局接管。

记者注意到,储备库中存放着海淀区9个部门的储备物资,有民政局、卫健委的,还有民防局、水务局、消防救援支队以及原安监局的,其中九成多物资是民政局的。储备物资中有救灾帐篷、棉衣、棉被、毛巾被、折叠床、应急灯、储水装备、救生艇、发电机等18个大类、54种。

部分物资可应急保障3000人,有的物资,诸如棉衣、棉被、帐篷等自2012年起就存放在这里,有的电池已无法使用。绝大多数物资如救生艇都是多年“无用武之地”,自进库之后基本上没有周转起来。

“作为库管人员,只要物资放在这里,我们就要看管好。”张好一边说,一边指着身边的一艘皮划艇告诉记者,“平时要给它打打气,不打气时间久了容易坏。”“看管库房,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今年春节假期到储备库值守的李秀庆接过话茬儿,他是海淀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科科长,负责应急物资的调拨发放。今年除夕和正月初一,他来到这里值守。

物资储备并非外人眼中的“一放了之”那么简单,为保障帐篷适用,每过一段时间,张好要和同事一起为帐篷“翻翻身”,使其换个姿势“睡”,以防止时间太久支撑杆被压弯;应急灯的电量要经常测试,保证能够使用。库房的防火、防盗、防鼠、防虫工作,始终牵动着库管人员的心。为了防火、防盗,这里安装了100余个摄像头、红外对射报警探测器、窗户红外栅栏报警探测器、烟感器等;为了防鼠、防虫,库房地面要及时进行修补,喷涂底漆;逢年过节,要严防周边居民违规燃放花炮带来的风险。

每天,张好和他的6名同事分成数个班,楼上楼下,里里外外,白天黑夜,对8个点位进行不间断巡视、登记。1栋楼里装满了他们的24小时,也记录下他们的点点滴滴。“我们这儿,24小时都要有人值守,看上去没啥事,但都是时刻准备着的状态。”

在接手后,海淀区应急管理局对应急储备工作高度重视,立足于增强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的科学性、高效性,以储备库为平台,大胆探索尝试,确保应急物资“存得好”,更注重让应急物资“跑得快”,真正在应急保障中“打得赢”。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忽然“唤醒”了这座储备库,数百顶救灾帐篷被迅速分送到各个街镇,那时张好他们忙不过来,应急管理局的同志赶过来帮忙,连着工作几个昼夜。

就在今年春节前几天,根据阶段性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海淀区一声令下,7天内要将约3000顶帐篷及相应数量的电暖气送到各个街镇的社区、村。于是,海淀区应急管理局迅速启动了“虚拟仓”机制,协调应急物资“虚拟仓”建设合作企业,借助商业采购平台,紧急采购保温帐篷和电暖气,和时间赛跑。经过工作人员3个昼夜的不间断配送,2947顶保温帐篷、2226台电暖气被按时配送到指定地点,走出了一条“虚拟仓”应急物资储备的路子,跑出了“海淀速度”,这样的工作若是用传统的应急物资保障办法是难以完成的。

海淀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傅君告诉记者:“应急管理部门接手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确保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我们一直在琢磨、在探索、在不断实践。”

关键词: 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