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千般勤 守得万家暖

输配分公司管网四所四班职工做好下小室前准备工作

民间有个说法“,正月十五没过都是年”。北京热力人有个共识,一般情况下,到了“3·15”才是能缓口气的“节”,春节长假只是工作的日常。两个时间节点,前者是阴历,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喜庆温暖;后者是阳历,3月15日对于北京热力人来说,最大的意义是北京一般在那天结束集中供暖,而随着“冬病夏治”(在夏季排查、消除管道存在的隐患)理念的逐步推行及夏季特殊用户对供热的需求,这口气也只能缓个几分。

为了让老百姓能温暖过冬,北京热力人时刻坚守在从热源到用户的各个岗位上。2月20日,大年初九,记者到供热面积达3.12亿平方米、有1万多名职工的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3家基层单位采访,了解供热一线职工的工作和“24小时×365天”付出背后的故事。

应急抢险市政分队——

24小时值守,职工出门活动最多10分钟

当日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朝阳区安苑北里的北京热力应急抢险市政分队驻地。该大队有18名队员,队长吴树良今年52岁,是抢修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老师傅,从2010年队伍组建起就在这里工作。

“我们负责热力管道的应急抢修工作,全年的要求都是24小时在岗值守,特别是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的供热季,要全员值守保障。”吴树良说,“我去年‘十一’前回了一次家,到现在已经4个多月没着家了。”

“保障”的基本要求是:24小时备勤,遇任务10分钟集结、第一时间到场。队员能不能离开办公场所出去过过风呢?答案是“可以”,没有值守任务的队员休息时可以离开驻地,但直线距离不能超过1公里,单次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这也太枯燥了吧“?我们早都习惯了,责任重大。”吴树良说。

长时间的备勤为苦练技能提供了条件,抢险大队里全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焊工、管工、吊车司机……一个人有两种甚至更多特种作业证是很普遍的事情。采访中,记者来到该大队的备勤室,里面7位穿着整齐工装的师傅正在伏案阅读业务书,有学习电气焊技术的,有学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吴树良说,不出任务时,每天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记者看到,吴树良额头上有个小小的伤口,便询问这是不是抢修留下的?“我们的作业环境比较恶劣,高温、潮湿、空间狭小,焊接时仰焊、俯焊各种姿势都有,不小心划着、碰着在所难免。”吴树良说得轻描淡写,“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和焊接作业中的通风等大事项,我们一点儿都不会放松。”

在大队办公楼的宣传栏内,展示着一封感谢信。吴树良介绍,与信相关的是去年的一项抢修任务,写信的是某重点保障单位,其管廊里的热力管道存在严重隐患。“我们紧急出动、现场勘察后,提出了最快的检修方案。他们给出的工程时间接近1个月,而我们连轴转,用了3天就将隐患消除了。对方非常感谢我们。”吴树良说。

办公区后院,摆着一段更换下来的锈迹斑斑的管子,这是队员们平时练习焊接堵漏、打卡子用的。吊车、挖掘机、工程抢险车等17辆救援车辆整齐地停着,像队员一样“时刻准备着”。

朝一分公司亚奥服务站——

从服务用户到监控锅炉,都要干好

据北京市热力集团生产部应急指挥办公室工程师杨波介绍,该集团的分公司基本上按行政区域划片,惟有朝阳区因为供暖面积大而分成了两个公司。当日11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朝一分公司亚奥服务站采访时,分公司的调度视频会刚刚开完。“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调度视频会,安全、应急都讲了很多。”该站主任侯玉勇说。

侯玉勇很忙,开视频会的时候,他接到了3张工单,有很多问题要解决。顾名思义,亚奥服务站的辖区包括亚运村和奥运村,供热保障面积达605万平方米,用户2.1万户,还有8座锅炉房。侯玉勇告诉记者,工作到了服务站这一层级非常复杂,现在的热力站、锅炉房设备已经很先进了,操作、监控起来比较便捷,与用户打交道就不那么容易了。楼上的用户嫌暖气热,楼下的用户怕冷,可他们的暖气都在一条管线上;家里进行了精装修,暖气包起来了,个别住户即使暖气漏水了也不让拆开暖气外包修理,可楼下的住户哪儿干呀;有的楼房住户竟然在自己家安装地暖;很多房屋被出租……凡此种种,要想解决问题,热力职工要和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打交道、做工作,甚至要化解邻里矛盾才能确保供暖安全。有些历史遗留问题一拖就要很长时间,费神费力。“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再难也要把它干好。用户脸再难看,我们也要笑脸相迎解决问题,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冬季供暖息息相关。”侯玉勇说。

午饭时间,侯玉勇和朝一分公司生产部副经理刘大海讨论着有关考核的问题。刘大海说,现在的考核指标非常细,服务、安全、能耗等都是硬性的。

12时30分,记者进入亚奥服务站管理的一座锅炉房采访。这里有9台锅炉,所有运行指标参数都显示在值班室的电脑屏幕上。当班值班工人马和玉和工友不错眼珠地盯着屏幕,观察着各种数据。侯玉勇说,锅炉房24小时有人值守,实行三班倒。

输配分公司管网四所——

进入十几米深小室,接触高温管道

“经检测,井下氧气含量低,开始强制通风。”13时30分左右,芍药居小区一个热力井的井盖被该集团输配分公司管网管理四所的工人师傅们打开,他们当日下午的巡检工作开始了。这个井下小室的环境还算不错,只有3米多深,而且井下积水不深。

杨波说,从电厂(热源)到热力站之间的设备运行维护和操作都由输配分公司的运行人员完成,城市主供热管网里的热水温度能达到110至120摄氏度,压力10公斤,高温高压,危险性较高。日常运行、抢修、夏季清扫维护和检修是输配岗位的四大块工作。

输配四所所长姚禹介绍了所情,该所有140多人,分6个班,管理着292公里的线路,包含5137个井盖、12355个附件……运行人员对管道的日常巡查及记录,要打开热力井,下到小室内完成。每个小室的情况不同,最深的有十几米深。白天,运行人员骑电动车,携带简单设备,沿路边线路巡查;夜里,交通流量小,运行人员分组,驾驶工程车辆,携带全套设备,巡检位于马路中间下方的管线。

四所四班班长高文武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五加二”“白加黑”,运行检查、应急保障任务都很重。四班线长余金海当日上午在北辰地区巡查,一上午下了近20个小室,他说自己“干一行爱一行”。四班运行工王旭谈到了小室高温高湿工作环境的“苦”,也谈到把温暖送进千家万户的“甜”。同为运行工的王宾江、邓强都已经3个多月没回家了,他们想等“3·15”之后稍稍不忙的时候倒休回家看看。

关键词: 付出 千般 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