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能源永煤公司车集煤矿机电一队主副井电工班班长 游弋
“一线煤矿工人的工作场所在地表下数百米深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还可能受灾害威胁……每名矿工都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能源永煤公司车集煤矿机电一队主副井电工班班长游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他持续为矿工奔走呼吁。
今年和去年全国两会上,游弋都将关注点对准一线煤矿工人,分别提交了关于适当提高煤矿井下工人个税免征额的建议和关于激励高学历人才到生产一线、壮大稳定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议,目的是增强矿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矿工队伍素质水平,从而促进煤矿安全发展。
减轻矿工纳税负担
游弋告诉记者,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矿工的安全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危害种类多、劳动强度大、作息无规律等。经过大量调研和与矿工一起工作的经历,游弋了解到,矿工一般以青壮年男性农民工为主,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重,其收入几乎是家庭的唯一经济来源。加之煤矿的工种很少能适合其他行业企业,矿工一旦脱离煤矿,很难找到新的工作。
游弋建议,实行差异化个人所得税制,对煤炭等艰苦行业员工的个人收入实行税收优惠调整,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上调到8000元至1万元。游弋还建议引入以家庭为单位的申报制度,以家庭的总收入及依据家庭人口数得出的总扣除额统筹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减轻矿工纳税负担。
建人才培养“孵化器”
除了关注矿工的安全保障外,稳定煤炭行业领域的人才队伍也是游弋的关注点之一。
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39亿吨,同比增长1.4%。游弋表示,煤炭消费依然是一次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煤炭行业领域人才流失和人才招聘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几年,我去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调研,有些地方的煤炭企业招工年龄放宽到40岁,甚至到45岁,还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游弋表示,人才队伍不稳定,何来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何谈矿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09年10月,游弋工作室成立,并逐渐成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孵化器”。在业余时间,游弋会给工友们开展培训,持续培养技能人才。游弋认为,优秀的技能工匠脱颖而出,能够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工友提高技能水平、增强安全意识,和企业共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游弋的带领下,仅2020年,车集煤矿就有145名员工实现技能晋级,40名机电后备人才实现技能提升,成功培育了50名各类工匠,有9人获得市级以上工匠、技能大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