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科学监测预警落实管控措施
全力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甘肃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本网讯 记者李兴超报道 3月18日,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甘肃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立即组织召开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总指挥李沛兴出席会议。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副总指挥黄泽元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清明、“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各地进入农事用火、祭祀用火、生产用火叠加期,外出旅游踏青等野外活动人员将大幅增加,火灾隐患明显增多。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上来,始终保持高度戒备,时刻紧绷思想之弦,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全力以赴把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抓严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科学研判强化监测预警。定期组织会商研判春夏季火险形势,找准问题症结,制定周全对策措施。加强新技术应用,加快实施森林草原火险预警系统,完善预测预警信息大数据库,采取多种手段,及时发布高火险预警预报信息,做到分级预警、精准预警、因险设防,有备无患。要切实加大火源管控力度。认真研究制定巡山查林活动方案,对重点林区、自然保护区要严防死守,加大巡查打击力度,严格遵守野外火源管理“十不准”规定,严厉打击各类野外用火违法活动,快速侦破森林草原火灾案件。通过联防、联治、联保等措施,严控野外违法违规用火行为,确保从源头消除火灾隐患。各地要在清明节前对重要设施、部位、区域、工程等重大风险点开展一次全方位、拉网式排查整治。要着力消除人为风险隐患。以“看住人,管住火”为重点,坚持“管、疏、堵”三结合,严格落实基层防火一线网格化火源管控责任。加强防火措施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文明用火、文明祭祀。加大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等活动区域管控力度,加大对聚集活动、关键部位的监管力度,严防死守重点区域安全。坚持疏堵结合,治理墓区周边可燃物清理不到位,火灾隐患等问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组织开展明查暗访,督导各地落实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部署。要大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按照“以专为主、一专多能、专群结合”的建队思路,落实装备、资金保障措施,加大演练培训力度,加快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应急森林消防队伍、群众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构建适合省情的多层次、规模适度的森林草原防灭火队伍。抓紧修订《甘肃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省森防指火场前线指挥部组成及任务分工,市县要抓紧修订本级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各地要及时采购补充灭火物资,强化应急运力协调,做好应对重大火灾准备。要突出抓好科学扑救工作。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扑火灭火全过程,及时疏散转移火场区域周边受威胁群众,防止“山火入家”“家火上山”“火烧连营”。各级森防指要汲取以往火灾教训,切实加强火场管理,严格落实火场专业指挥制度,赋予现场指挥员处置指挥权,灵活机动指挥,森林消防队伍指挥员要参与前指决策。组织开展森林草原灭火一线“明白人”灭火工作业务培训,加强日常扑火安全教育和紧急避险技能训练,配备安全防护装具,提升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要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原则,在火灾敏感区域建设永久防火隔离带,逐步形成林火阻隔系统。加强林区防火道路规划建设,加强林区防火水源建设,增强综合防控和救援能力。各地要研究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十四五”规划。要严格落实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清明节期间,各级森防指机构、各林场负责人、森林公安队伍、灭火扑救力量、护林员、草管员和塔台瞭望员一律取消休假,确保全部在岗在位,认真履职尽责。严格火灾信息“有火必报、报扑同步、归口上报”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报告火灾信息,为第一时间“打早、打小、打了”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