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运用“互联网+”模式推动安全监管创新

今年,江苏省地级市中首个自主开发的城市安全大数据“云平台”——无锡市安全生产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融合了“铁脚板+网格化+大数据”的监管技术和手段,能动态反映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隐患治理进展,实时监督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该平台共录入隐患261419条,消除隐患总计258444条,其中重大隐患503条,无锡市各类事故得到有效压减。

创新——

一张图总览安全生产形势,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预防

无锡市企业涉及面广、量大,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基础薄弱,存在监管力量不足、行业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无锡市应急管理局为了提高对安全风险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预控能力,从被动应付、疲于响应,向主动预防、风险预警转变,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互联网技术,为应急管理和安全监管装上“千里眼”“定位器”,实时对城市安全风险和企业作业环境进行有效监测监控。

今年,无锡市应急管理局将“互联网+安全监管”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专班,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监管深度融合。

无锡市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具有三大功能,一是逐级报警,压实监管责任。根据相关管理办法,各地各部门应在平台内及时上报安全生产履职情况,如存在未处理的闭环隐患或问题,系统临期将向工作人员发出预警,并逐级报警到本单位领导、安委办及纪委。二是全过程管理,强化问题隐患治理。平台实现了对各类隐患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发现、治理到销号,360度有留痕、可追溯。三是可视化监管,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监管部门可以了解相关企业的事故、信用等级、隐患排查等情况,实现监管对象可视化、监管行为可监督,从而实施精准管控措施。

该平台突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这一主线,聚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和问题解决三大重点,对接政务大数据中心、企业注册登记系统、信用无锡平台等7个系统,整合全市23个部门牵头的32项专项整治的数据,通过一张安全生产监管大数据地图,总览市、县(市、区)、镇(街)三级安全生产形势,形成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平台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相关性分析,直接标注每一起事故、隐患对应的板块和行业,从事故、隐患、问题三个维度,分析全市各领域安全监管存在的漏洞。

做法——

实现从“面对面”到“键与键”的转变,打通“最后一公里”

无锡市运用安全生产监管平台使安全监管方式和手段实现跨越式转变,打通危化品企业信息数据共享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提高安全治理能力,着力构建安全生产三级预防体系。平台将安全生产监管、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等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形成了全市安全生产三级预防体系,建立了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加强对应急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安全监管从“面对面”到“键与键”的转变。提高安全风险感知和监测预警能力,将全市安全生产各路数据“应汇尽汇”到信息平台上,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搭建安全监管“一张网”。

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为解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扎实、各类隐患处置不及时导致风险不断叠加等问题,平台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对各类隐患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发现、治理到销号全过程有留痕、可追溯,确保隐患整治不打折扣、不走过场,实现重大风险隐患共商共治、重要问题线索全程跟踪、复杂问题集中研判。今年以来,平台录入隐患261419条,消除隐患总数258444条,其中重大隐患503条,各类事故有效压降,未发生企业火灾亡人事故。

实现实时监测预警,打通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化工和危化品事故时有发生,化工企业存在主体责任不落实、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风险监测预警手段落后等问题。为聚焦危化品安全监管薄弱环节,无锡市在江苏省率先完成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建设工作。督促企业建设“五位一体”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通危化品企业信息数据共享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66家化工(危化品)生产企业已完成信息化平台建设,141个危险源数据、2381个监测感知点位数据、390个视频点位监控数据已接入,并同步共享数据。

促进监管信息共享,提高安全监管分析决策能力。为有效解决专业监管力量不足、各类安全生产信息没被有效利用而形成信息孤岛等问题,平台从简单的安全生产业务数据采集与存储,发展到对安全生产大数据的交换与共享,通过与无锡市市场监管局企业登记、发改委企业信用信息数据等数据对接,提供企业全方位数据。实现专项整治问题、隐患、事故情况动态、跟踪留痕管理,形成隐患、问题的大数据,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状况和风险趋势。截至今年11月底,各级监管部门录入隐患26.1万余条、问题746个、履职信息2145项。

纪委监委再监督,强化隐患问题动态跟踪处置。通过查看基层工作人员提供的问题线索并进行处置,方便基层直接向纪委反映问题,让纪委的信息源头能够延伸到基层。未及时处理的闭环隐患或问题也将报到纪委监委,纪委监委能直接在平台中进行专责监督,动态跟踪问题隐患处置情况。

成效——

理念进步了,效能提升了,走上安全发展的快车道

江苏无锡市运用“互联网+”模式推动安全监管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无锡市安委办3次通报平台使用情况,加强考核督导,促进各级行业主管部门有序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安全生产面前没有局外人的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压减。截至11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有效压降,两项数字降幅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安全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将安全生产业务工作融入平台中,让线上动态监管、大数据汇总分析、实时监测报警等形式成为监管和执法的新模式、新常态,提高了工作人员办公效率,实现业务管理电子化、数据报送电子化,有力提升了监管效率,强化了决策研判。将街道、园区和重点监管企业纳入平台用户范围,让平台为更多主体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和监督,加大力度释放监管效能。在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中,共排查发现违法违规“小化工”181家,全部完成整治,立案查处114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64人。

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压实。推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18个市级部门、177个县级部门增设安全生产监管内设机构(或加挂牌子),督促落实“三管三必须”的责任。要求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录入问题隐患治理等履职情况,使所有工作的数据都可实现追根溯源,实现了对市、县(市、区)、镇(街)三级32个行业领域专项2000余项履职情况的全过程管理。纪委监委通过平台可以动态跟踪问题隐患处置情况,强化对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的监督。平台的建立形成了问题处置、责任落实两个闭环,有效提升监管效能。截至11月,全市各行各业出动检查人员117.5万人次,检查企业6.2万家,执法处罚864家,隐患整改率98.84%,安全隐患加速“见底”。

执法监察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与江苏省执法监管平台深度融合,建立企业库、黑名单、专家库、执法人员库等,对企业监管、违法失信、生产经营、投诉举报等数据汇聚整合和关联分析,落实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和精准管控措施,实施靶向执法,推动监管对象可视化、监管行为可监督。实现执法工作实时指挥调度,多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提高执法办案效率。今年1月至11月共检查企业14809家,出具执法文书39203份。发现隐患77958处,整改隐患77210处,立案2116件,处罚金额7935万元。其中,事前立案2098件,同比上升27.54%;事前处罚金额6963万元,同比上升56%。检查企业数、出具执法文书数、发现隐患数、隐患整改率均列全省第一。

    关键词: 江苏 无锡市 运用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