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重温入党誓词

2020年7月5日,遵义市应急管理局党员干部在正安县乐俭镇长兴村沟以头组地质灾害点转移被困群众

■通讯员 张晓鸣 本报记者 罗雄鹰

在遵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有一群应急人,他们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将遵义会议精神铭记于心,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把初心使命践之于行,让“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发展理念星火燎原,助力全市连续17年实现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不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应急铁军

遵义,一个流淌着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因遵义会议彪炳史册,被称为转折之城、红城。“从小就在课本上学到遵义会议,一直很向往,几十年来,遵义会议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前行。”从湖南怀化人到遵义应急人,遵义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舒杰和很多遵义人一样,能在遵义生活,能守护遵义人民安全,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2019年机构改革,遵义市应急管理局应运而生。该局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作为党建工作的方向和灵魂,依托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红色资源,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强化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党性教育,提升党员政治理论修养,激励党员走在前做表率,干在前有担当。“我要把遵义会议精神转化为抓好应急管理党建工作的不懈动力,主动担当作为。”该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开洪说。

成就需从勤苦得,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该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于2020年8月,分四批次组织全局干部到遵义武警训练基地开展为期7天的准军事化训练,着力打造准军事化实战型机关,铸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应急铁军。“训练培育了我团结奋进的精神,增强了我遵守政治规矩的意识。”该局的一名党员说。

“所有人半小时内到指挥中心紧急集合。”为检验训练成效,2020年9月的一天下午6点,一条集结令在微信工作群里响起。“没有人问为什么,所有干部都选择无条件执行命令。”看着迅速赶回的干部,舒杰感动地说,遵义应急人闻令而动雷厉风行,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优良品质正在逐步形成。

发扬创新精神着力强基固本

“遵义人与生俱来的自豪感和遵义会议精神息息相关,让我们更有责任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土生土长的遵义人,该局副局长陈卫华介绍,他们通过扎实开展“应急先锋”“每周一星”评比等系列活动,更好地传承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名垂青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和军队得到了人民群众大力支持。近年来,遵义立足实际,创新开展应急管理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的“三基”建设;依靠群众率先在基层统筹推进“六级六覆盖”责任体系建设;依靠技术在企业做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和“双控”系统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全面提升遵义应急管理系统的战斗力。

同时,该局创新开展“四员三争”活动,号召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做党的政策宣传员、企业发展服务员、安全生产监督员、应急处突战斗员,争当团结担当先锋、争当秉公执法先锋、争当廉洁奉公先锋;同步开展“百名干部帮百企”活动,该局党员干部围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结对帮扶。

“很多措施我们想不到,多亏应急管理部门提出的方案,帮我们解决了问题。”2020年12月,遵义智鹏高新铝材有限公司负责人为该局送来一面写着“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情系企业安全发展”的锦旗。锦旗的背后,是该局基础科干部指导该公司及时完成应急水池和应急电源改造,有效避免了因停水停电发生事故造成损失的故事。

“以前监管发现问题多是简单的罚款停产,现在则是主动帮企业想办法、找措施、解难题。”该局基础科干部李跃华说,作为党员干部,“四员三争”活动让他更有责任感、使命感和战斗力。

永葆奋斗精神不畏艰险冲锋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要永葆不畏艰险的奋斗韧劲,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信仰力量,从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中滋养初心,从守护人民安全中感悟使命。”舒杰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该局领导干部主动放弃休假,组建6支党员服务队,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提供帐篷等应急物资,到辖区各企业指导复工复产,前往重点场所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毒……

“全县一路红灯,每天往返要步行近10公里。”作为抗疫专班的一员,王开洪说,作为老党员为守护群众安全,他不畏艰险逆向而行。

2020年,面对60年未遇的雨情汛情,遵义应急人历经生死考验,奋斗不息守护全市安宁。他们运用“八个强化”,即强化预案修订完善、会商研判、预警预报、力量前置、协同配合、应急值守、灾后恢复重建和隐患排查整治,连续打赢防汛抗洪的四场硬仗,让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

2020年7月5日,正安县乐俭镇遭遇强降雨袭击,导致沟以头组6人被困。“我们爬峭壁,过险滩,徒步10多公里才找到被困群众。”该局灾害防治和救援科科长唐远龙介绍,道路因塌方被阻断,他们只能弃车绕道徒步前行。“背的背,扛的扛,又徒步3个多小时,终于将被困群众安全转移。”从凌晨4时出发到晚上21时完成转移,唐远龙发现手脚不知何时已被磨出了血泡,仅吃过几盒饼干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住行军床、吃方便面、被蚊虫叮咬,虽然很辛苦,但看到无人员伤亡觉得很值得!”整个主汛期,唐远龙曾先后7次参与现场救援。

在遵义市应急管理系统,还有许多像唐远龙一样的党员。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而且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以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锤炼作风,苦练本领,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当好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以优秀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舒杰说。

关键词: 新时代 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