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围绕“夯基固本”思行并进
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全国综合改革创新区,拥有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金字招牌,一直以来都是天津市的经济强区。
滨海新区危化品企业多、重大危险源多、仓储物流多、过埠货车多、建筑工地多、人员密集场所多,为安全防范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机构改革后,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一直将安全生产作为基本盘基本面,全力推动各级各单位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
我从原滨海新区安监局转隶而来,任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在局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围绕“夯基固本”思行并进,对城市安全风险进行系统评估,试行“新区大体系、区域小体系”监管新模式,并紧紧抓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这一契机,推动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落地落实。
全域科学问诊 因地精准施策
近年来,滨海新区始终坚持打造“制造强区”,其产业布局呈区块划分,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如何避免“一刀切”式的安全监管、更好统筹安全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我们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智力支持作用,聘请专业机构,对滨海新区四大类三十六小类城市安全风险进行了系统、全面分析。
在高风险行业和区域,我们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视频融合等技术,建立了市、新区联动的安防网平台,实现对危化品企业重点部位的24小时实时在线视频监控;利用数据库建立日报表系统,实现对危化品企业每日存储、使用危化品情况的动态监测;利用安防网平台结合传感器技术,实现对71家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90个危险源点位的动态监测预警。
结合全域风险评估结果,我们试行“新区大体系、区域小体系”监管新模式,鼓励各开发区依据自身产业特点,试行推广安全监管新方法。
比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集企业基础信息库、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履职考核监督、安全助手APP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南港工业区打造全生命周期和多保护层的危化品监管新格局、新体系,签署《“责任关怀”全球宪章》,在危化品企业全面推行工艺安全、储运安全、职业健康活动,指引园区安全可持续发展……
动态维护台账 提升监管效能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为此,我们一方面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综合运用行政罚款、行政强制、刑事处罚、联合惩戒等“组合拳”,对违法违规企业顶格处罚、顶格处理,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坚决杜绝多头执法、盲目执法、冗余执法,坚持对合规企业做到无事不扰。
那么,如何做到“严管”“厚爱”兼顾,提升精细化综合监管效能呢?
我们加强了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台账的动态维护,明确19个重点行业部门和23个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管信息,结合“三定”规定和工作实际,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同时,深入推广行政执法和企业自查自改双结合,组织危化品企业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警示教育书和安全风险隐患自查整改清单等,督促新区危化品企业深挖细找、即查即改安全隐患。结合三年行动,建立健全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措施清单“两张清单”并持续动态更新。
目前,滨海新区“企业自主查、企业申请查、专家会诊查、执法重点查、安办帮扶查”的监管执法机制已初步建立,企业安全治理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
夯实基层宣教 厚植安全文化
在统计分析近年来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我们发现,由于一线员工安全风险认知不足、安全意识淡漠、盲目施工等造成的小伤亡事故占比很高。
这既暴露出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也反映出监管执法还存在疏漏与不足。
为此,滨海新区下发了《关于在全区生产经营单位推进班前会工作制度的通知》,在传统班前会基础上,创新融入“我说我岗”环节,引导企业员工自述对当日工作任务或岗位风险的认知情况。为确保收到实效,我们以滨海新区安委办的名义,定期下发班前会安全知识读本,辅助活动开展。执法人员在检查时,还会抽查员工对所从事岗位安全认知情况。这也会作为倒查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责任的重要依据。
美克国际家私(天津)制造有限公司安全经理谢金海说,改版后的班前会制度更注重对员工安全获知的检查,他们实施后感觉效果不错。
现在,中新生态城安全体验馆、移动安全体验馆等宣教基地已经开放,安全培训云课堂、民心工程之企业负责人培训等活动也在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