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杨家湾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最后一公里”不畅通

本报讯    记者黄雄报道    近日,湖南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桃江县武潭镇杨家湾滑坡地质灾害情况的通报,指出该起地质灾害由切坡建房人为引发。

4月12日零时30分,益阳市桃江县武潭镇崇山坪村黄茅村片杨家湾组发生1起滑坡地质灾害,造成1人死亡、2间房屋损毁,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经调查,该起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地点不属于全省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未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防范责任体系,是一起切坡建房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在降雨和施工震动等情况下再次滑坡的可能性大。

通报指出,此次灾害暴露出切坡建房风险管控不到位;监测预警“最后一公里”不畅通,针对湘中以北4月10日至11日强降雨过程,省应急管理厅、省自然资源厅分别对益阳等地发出了地质灾害风险隐患防范应对提醒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将桃江县南部纳入了黄色预警区域,但市、县、乡、村都是“大呼隆”、一般化的层层转发信息,未根据地质结构和实际降雨情况进行二次研判和重点防范,特别是当地村干部夏建军收到预警信息后,由于户主外出,便大而化之委托邻居转告相关事宜,未跟踪采取转移避险措施;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淡薄,近期强降雨期间,自然资源部门针对切坡建房进行了宣讲、培训、摸排,村干部也告知了户主本人切坡建房的风险及雨期防范事项,但户主并未引起重视;信息报送不及时,4月12日2时48分,益阳市应急管理局值班科长刘军接到地质灾害报送信息后,未及时向省应急指挥中心报送相关信息,导致省应急指挥中心8时30分才从省自然资源厅获知灾害发生,造成工作被动。

通报要求,市县政府和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充分利用全省不动产登记和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数据库中的切坡建房、临坡建房位置、坐标、姓名等关键信息,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方式,将切坡建房户与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区域叠加耦合,通过三大通信运营商或“村村响”广播,将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直接推送到户到人,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的靶向发布。

关键词: 湖南 杨家湾 滑坡 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