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县整治陶瓷企业厂房火灾隐患小记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生产陶瓷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因诸多因素和历史遗留问题,该县陶瓷企业厂房消防安全问题突出。近年来,该县通过压实责任、完善机制、群防群治、宣传教育等方式,推动“问题”陶瓷企业完成整改并销号,使全县陶瓷企业厂房消防安全系数得到稳步提升。
压实责任链条
为彻底解决陶瓷企业厂房消防安全问题,德化县消防救援大队多次以呈阅件的形式,向县政府专题汇报陶瓷企业消防安全情况。该县政府派专人分赴陶瓷企业较为集中的龙浔镇、浔中镇、三班镇,明确陶瓷企业厂房消防安全整治相关措施,把排查整治责任落实到下村领导、下村干部、下村民警、村(社区)“两委”,通过划区分块,全面摸清企业隐患存量及乡镇工作中存在的短板。
该县主要负责人多次在安全生产工作会、常务会、消防工作会、消防工作联席会、会商会、厂房现场办公会、陶瓷发展大会上部署陶瓷企业厂房消防安全工作。同时,该县出台了陶瓷企业厂房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工作小组下设整治组和督查组。
各乡镇、陶瓷管委会制定出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和措施,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县安委办、住建局、消防救援大队共同加大对消防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和评估机构的监管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同步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形成风险管控长效机制。
深化隐患治理
该县提出,全县陶瓷企业厂房分三批开展整治,注重培育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分批组织厂房业主、乡镇干部、县直机关下派人员召开现场会分享交流经验。
整治期间,该县多次召开陶瓷企业厂房消防安全整治工作约谈会、推进会,把7家没按期完成整治工作的陶瓷企业列为联合惩戒严管对象并列入市级黑名单。在各部门单位的通力配合下,全县739家陶瓷企业全部停止使用瓶装液化气,其中179家企业被责令停产或搬迁,153家企业改用电能,407家企业改用天然气。
在此基础上,该县消防救援大队加大了消防违法行为查处力度,重点检查陶瓷企业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共查处消防违法行为75起,15家企业被责令停业,14家企业被依法查封,累计罚款金额达128万元。
注重源头管控
为加强源头管控,该县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实行严格监管,对4家存在出具失实报告违法行为的消防技术服务公司予以立案查处,共罚款53.16万元。该县住建部门对新建陶瓷企业厂房严格落实消防审核验收程序,县城市管理部门牵头开展厂房底部设置商业场所整治工作,各乡镇积极落实厂房出租报备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该县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了《德化县企业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对企业的消防管理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加以明确,同时推出《德化县陶瓷企业厂房消防安全管理等级评定方案》,围绕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对陶瓷企业每年开展一次安全管理等级评定。评定方案将陶瓷企业厂房分为A、B、C、D四个类别,分别对应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
近期,该县致力于建立并完善陶瓷企业消防安全常态化长效化监管机制,力争把陶瓷企业厂房消防安全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