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桥消防救援站:在大战大考中迎难而上收获成长

我是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武汉支队大桥消防救援站代理站长。改革转制以来,我们苦练本领,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尤其是在去年的抗疫、抗洪两场硬仗中,队伍经受住考验,得到成长。

抗疫中总结经验

去年初,我主动请缨入驻雷神山医院,并担任雷神山专职消防救援站站长。这段难忘的经历,不仅让我们在队伍建设中总结出不少经验,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全灾种、大应急”的认识。

雷神山医院总建筑面积7.99万平方米,床位1500个,是重症和危重病症患者的治疗点。我们不仅负责医院的消防巡查和消防培训,还承担着医废转运、洗消杀毒、转运病人、应急值守等涉疫勤务任务。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使我们收获不少好的经验做法,比如“一推演二熟悉三演练四宣传”工作机制,就是我们在对涉疫场所、大型企业开展消防安全熟悉演练工作中总结出来的。

具体来说就是,我们通过无人机绘制三维实景图,制作应急处置预案和电子沙盘,组织指战员针对各类险情开展实战推演,让全体队员第一时间掌握医院的特殊要求和处置流程,随后组织队员对医院开展熟悉演练,并同步对医院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宣传。

这项机制既减少了队员进入医院的次数,最大可能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又使队员能够快速熟悉医院布局,掌握不同环境下的作战要求。医院运行保障指挥部对此高度肯定,并主动向我们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医院图纸,派专人向我们介绍传染病医院的特点。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武汉市各类企业开始全力复工复产“,一推演二熟悉三演练四宣传”这一工作机制被广泛应用到保障企业消防安全工作中。

武汉中车株机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城际轨道交通车辆总装、销售、修理、改造、租赁及配套零部件销售和提供轨道交通专业服务的大型企业,也是我们辖区的重点单位。为了给该企业提供更好的消防安全保障,减轻企业疫情防控压力,我们主动对接公司安全负责人,商讨在该公司内部开展无人机测绘等事宜。在我的耐心解释下,企业同意了。我们根据无人机测绘的情况,制作出沙盘模型。今年2月,我们在该公司开展熟悉演练及防火宣传工作,由于前期我们利用沙盘模型进行过数次推演,大家对各个环节的处置要点都很熟悉,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十分默契,演练十分成功。

当然,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队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要想对标“全灾种、大应急”职能定位,就不能只满足于灭火救援业务,要由处置单一灾种任务转向处置高空、山岳、水域、坍塌、爆炸等全灾种任务,这些任务可能遍及天上地下、“能想到和想不到”的各个领域。这要求消防员的知识面必须要广、技术能力必须要过硬。

针对弱项补短板

去年6月至7月,持续的降雨导致全国各地不少地方出现洪涝灾害,我所在的江夏区也不例外。20多天的时间里,我们前后接到涉水求助130余起,安全转移被困群众500余人,最高峰一天接到求助报警十几起,营救被困人员90余人。

每一次成功救援,离不开全体队员的努力付出,也离不开我们此前的未雨绸缪、苦练本领。汛期前,支队领导提前部署安排,多次组织队员开展抗洪救援技术培训。我们站点的消防员踊跃报名,先后分两批次学习了舟艇操作、定点抛投、快速开赴、岸上救援、涉水救援等技能,并获得培训人员认可。同时,我们结合辖区的特点,提前制定了14套涉水救援应急预案,将任务分工明确到个人。在物资准备方面,我们保证无人机、皮划艇、个人救援装备等全天候24小时在车上,干粮能够支撑48小时。在接到群众报警求助后,我们快速出动,第一时间到场实施救援。由于到场及时,救援力量充足,救援工作能有序开展,救援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针对今年汛期可能出现的汛情,为提高队员的涉水救援能力,4月初,在大队领导的积极协调下,支队水域救援大队的教练为我们站点的全体队员开展了水域救援培训。全体参训人员非常重视此次学习机会,在努力学习技能的同时,还在训练间隙向教练了解抗击洪灾以及泥石流救援中所涉及的具体细节。我们吸取去年抗洪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对辖区易发生内涝道路的熟悉,将随舟装备与舟艇进行连接固定,并配备装备维护工具包,确保发生船外机落水、断桨等故障时能第一时间维修,恢复动力。

关键词: 武汉 大桥 消防 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