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东泰安市泰山区如何推动企业安全发展——驻点帮扶+柔性执法 助解“急难愁盼”

■本报记者 王谦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应急管理局积极构建推动企业安全发展格局,通过驻点帮扶和柔性执法,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企业消除事故隐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驻点帮扶,助企业“健体造血”

一家饲料加工企业,由于长期经营不善,被泰安乐林饲料有限公司租赁经营,但是由于存在经营债务等问题,该企业一直处于停产状态。

“企业停产,职工放假,设备严重老化,作为粉尘涉爆企业的除尘装置也形同虚设,防爆设施也失去作用,当时企业的安全隐患重重,令我们感到十分担心!”泰山区应急管理局工矿商贸科科长王智说。

据了解,泰山区应急管理局发现问题后,立即成立驻企工作组,召集实际控制人、原租赁方和现租赁方进行多次协商,最终各方达成一致意见:企业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具体明确安全管理责任方、安全投入责任方。

“我从原来的公司抽调一位副总负责企业的安全,把原来的老安全员抽调过来专职负责安全管理,投资20万元新上了一套脉冲式除尘系统。”泰安乐林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朋辉说。

今年2月24日,工作组带领专家进驻企业排查,共计发现安全问题32项。目前,32项问题已经全部整改到位,每项安全问题整改前后都有照片比对。

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企业安全改造进程。对此,工作组向前一步,精准发力,协调燃气公司采取厂家直供的方式,给予最优惠的价格。

尹朋辉告诉记者:“在应急管理局的帮助下,一年我们就节省了20余万元,企业在隐患整改上也有了底气。”目前,经过泰山区应急管理局的协调帮扶,该公司已投入200余万元对现场设备设施进行安全生产升级改造。

截至目前,工作组先后对辖区10余家重点监管企业进行了驻企帮扶。驻企工作组采取“见一次面、谈一次心、普一次法、查一遍位、验证一遍重点工作成效、开展一次隐患整改‘回头看’”的“六个一”指导帮扶措施,对企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指导企业进一步深入规范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同时对企业生产经营现场进行“把脉问诊”。

柔性执法,促企业积极向善

不久前,泰山区财源街道普照寺路中段一家生活超市开业,优惠力度较大,吸引许多市民前往购物。泰山区应急管理局主动跟进,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财源街道安监办为这家超市提供了一次安全检查服务,促进超市在安全管理方面步入正规。

据悉,泰山区应急管理局、财源街道安监办负责检查安全生产相关资料和安全管理运行情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检查食品安全与特种设备管理情况;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检查消防设施设备管理与应急预案建立执行情况。

检查结束后,各检查组逐一讲解检查发现的问题,并将整改内容、整改方式、整改期限逐一告知超市负责人。

“针对企业对法律法规不熟悉的实际情况,我们现场向超市两名分管负责人讲解了《安全生产法》与《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等法律法规。”王智告诉记者。

这是泰山区应急管理局推进包容式“柔性执法”的一个例证。据悉,该局一改过去“零容忍、严执法”的模式,坚持安全生产服务企业的方针,让安全生产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泰山区应急管理局建立柔性执法“不罚轻罚清单”,对非高危行业企业经营中非主观故意违规,首次发现且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及时指导帮助企业纠错,对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档案管理不规范的实行“首次不罚”。对情节轻微、非主观故意、首次触犯、未造成危害后果的非高危行业企业的其他违法行为,实行“首次轻罚”。

近年来,泰山区应急管理局积极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切实增强企业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采取预警、提醒等方式帮助执法对象及时纠错改正,防止出现违法行为;对非主观故意过错行为,审慎采取信用惩戒、资格认定等方面限制;对诚信守法的经营者,在政府采购、财政补助、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激励,让诚信守法者处处受益、一路畅通。

“我们坚持柔性执法模式,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旨在让企业管理者心服口服,坚决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泰山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宋利民说。

关键词: 山东 泰安市 泰山区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