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正:减灾文化需要自我养成更需外界培育

“防灾减灾是一种自我主导责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指令。遭遇突发变化,能够自觉寻求正确的应对策略,由视而不见走向感性自发甚至理性自觉,才能避免对变化着的现象视若无睹或对突发情况缺乏警醒。”

防灾减灾现已成为社会共识,成为个人或群体生存、生活与发展的组成部分。立足“灾害风险是可识别的、可防范的”,培育灾害风险文化将成为重要举措。

认识灾害风险是防灾减灾的科学基础。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岩土成分结构、区域降雨、地下水活动、冻融作用、地震损伤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叠加作用密切相关。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和区域强降雨与自然灾害易发区的重合程度正相关。

灾害风险是致灾因子或引发因素和承灾体遭遇的概率。应对灾难不仅要强调法规制度的刚性约束,还要依靠科技的进步。

树立风险理念是安全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素质提高,公民社会对减轻自然灾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人类具有冒险的天性,也有寻求安全的本能。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社会在后工业和信息时代遭遇或引发自然灾害的概率急剧增加。灾害风险来源不再局限于自然界,而更多地来自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过度干预甚至破坏。个人或群体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产生风险,选择的数量和范围增加导致遭遇的风险类别与强度增加。灾害风险是“平等主义者”,会“公平”地影响到每一个人。因此,风险增加就要求人类社会的安全认知和应对能力必须增强,促进安全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和科技界等“多位一体”的协同努力。

培育风险文化是提升防灾减灾成效的重要途径。人类社会居住、出行和生产安全更多地体现为自然或人为环境的安全,人类的活动范围、时机、频次和强度等与遭遇或引发的自然灾害或技术灾难成正比。人类社会要减轻灾难或规避风险,就需要理性生存,约束自我。

防灾减灾风险文化是高于物理实体防灾减灾的重要方面,包括畏惧文化、预防文化、防灾文化、应急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这些文化需要公民社会自我养成,更需要外界培育。要培育个人或群体预防、躲避、控制和处置自然灾害或灾难事件的行为习惯,就要倡导主动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升风险意识、培育本能反应能力、完善法规制度和协同行动应对的智慧。

防灾减灾是一种自我主导责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指令。遭遇突发变化,能够自觉寻求正确的应对策略,由视而不见走向感性自发甚至理性自觉,才能避免对变化着的现象视若无睹或对突发情况缺乏警醒。个人或群体对异常变化的敏感性、判断力、推断力和行动力提升了,就会避免或显著减轻因个人无意识甚至集体无意识而遭受灾难。

(刘传正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二级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关键词: 减灾 文化 需要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