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物资保障更有力

襟江带湖的安徽,2020年遭遇严重洪涝灾害。面对“南北夹击、三线作战”的严峻形势,全省应急管理部门扛起责任、出征一线,抓实抓细救灾各项工作。近年来,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着力建立健全物资保障体制机制,创新物资储备模式,努力提升物资调运能力,织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网。

分级负责   属地为主

健全物资保障体制机制

机构改革后,该省应急管理部门整合分散在省有关部门(单位)的应急物资管理职能,加快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的物资保障体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健全省级和地方物资保障分级响应机制,明确各级事权边界和资金管理相关内容;健全跨部门合作机制,由应急管理部门统筹,粮食、财政和运输等部门参与,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部门职责,厘清、理顺应急物资保障职能;构建应急物资定期储备、灾时紧急采购、大灾后应急补充储备、长三角区域应急物资共用共享协调等工作机制。

立足于全省主要灾害风险情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省应急管理厅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规划,明确重点储备物资的品种和规模,形成以中央救灾物资合肥储备库为核心、省级物资储备库为支撑、地方物资储备库为补充的物资储备网络格局。

位于合肥的中央救灾物资合肥储备库主要负责储备中央级生活类救灾物资,物资产权属应急管理部,由省应急管理厅代管;省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15个,覆盖面辐射南北、横贯东西,其中多灾易灾、偏远山区、革命老区等重点区域,是纳入救灾物资储备库布局考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市级以下救灾物资储备库按照属地的原则,由所在地管理。

统筹考虑   补齐短板

物资储备品种日益丰富

按照“统筹考虑、量力而行、补齐短板、逐年实施”的原则,综合全省近年来灾区物资需求和评估的储备情况,该省应急管理部门会同省粮食部门、财政部门开展省级生活类救灾物资采购工作,丰富物资储备品种、增加物资采购数量、提升物资使用质量,2018年安排采购空调被、折叠床等6个品种的省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共计6万余件,2021年安排采购毛巾被、空调被、折叠床、T恤夏裤、家庭应急包、口罩等12个品种的省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共计70余万件。

地方生活类救灾物资实行属地管理,截至2020年底,全省市、县(市、区)救灾物资储备库中,储存帐篷、被子、毛毯、毛巾被、冬装、折叠床、席子、睡袋、棉衣裤、绒衣裤等生活类救灾物资共计20余万件。今年,安徽省应急管理厅与省财政厅会商,同意由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采购价值3000万元的省级生活类救灾物资。目前,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正在积极推动基层备灾点建设,为偏远山区、多灾易灾地区增加救灾物资储备。

创新模式   统一调度

提升物资保障和调运能力

为做好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该省应急管理部门进一步摸清各地应急物资储备底数,建立了“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社会储备+捐赠储备”模式。

该省各地积极发掘优秀救灾物资生产企业,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生产企业名录,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实施应急采购提供参考,为各地物资紧急采购等大灾产能需要提供切实保障。该省应急管理厅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粮食和储备局、药监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救灾物资协议储备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采取协议储备的方式储备保质期短的救灾物资,提升救灾物资数量和质量,切实提高灾害救助快速反应能力。截至目前,全省所有市、县均已建立协议储备机制。同时,该省应急管理厅研究制定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家庭等主体的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探索建立应急物资社会捐赠动员导向机制,规范社会组织救灾捐赠行为,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援救助。

该省建立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统一调度、资源共享、配送便捷的应急物资快速调配体系,健全全链条、一体化、标准化、多方协同的应急物流网络。此外,该省近期将与具备相关资质的物流企业签订应急物资运输协议,加强应急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在全省境内运送救灾物资免收高速公路费用,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发放模式,鼓励物流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参与其中,打通应急物资发放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 安徽 物资 保障 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