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相山区创新推动全国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

本网讯 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全社会灾害风险意识的重要途径。2020年5月,被列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试点县(区)以来,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坚持全面践行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新战略,在强化组织、健全机制、部门联动、统筹资源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完善“1+3+5+7+N”工作模式,将试点工作与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区统筹推进。截至2021年4月30日,该区已全面完成普查试点任务。

注重统筹联动“立体化”组织体系

普查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相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区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区政府重点工作,第一时间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成立以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全区31个有关单位,在区应急管理局设立办公室,牵头落实各项工作。抽调全区相关职能部门10名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制定市、区、镇街三级任务分工清单,对普查任务进行量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各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具体联络人员,每月进行会商对表进度、汇总问题、商讨对策,为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为提高普查质量和效率,相山区不断建立工作协同机制,做到既责任分工明确,又能数据共享共用,形成“统一指挥、统一方向、统一要求、统一反馈”的“四统一”做法,构建区普查领导小组、部门普查领导小组、镇街普查领导小组三级“立体化”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压实工作任务,倒推工作进度,有序推进普查试点各项工作。

立足三线并进“精细化”责任分工

“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山区的普查试点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力配合。

市级加强指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派遣技术力量督导调研。市交通局、市气象局积极配合相山区普查办,协同推动工作进度,目前已完成公路和水路承灾体以及九个灾种气象灾害致灾事件调查。

区级统筹调度。相山区普查办统筹协调,全区各行业部门按照职能划分分类组织实施。普查办做好重大问题研究决策,加强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各行业部门严格依照技术规范,组织开展单灾种调查,按照时间节点统一汇交普查成果。

乡镇具体实施。相山区各乡镇、街道负责按照区政府统一部署,及时组建普查员队伍,针对各单灾种风险、减灾能力、重点隐患等要素,通过现场调勘查等方式,形成并及时上报原始调查数据资料。“速度中国”团队测绘车、无人机等的充分应用,为相山区的风险普查工作提供了国内一流的技术支撑。冯树风摄

强化五项保障“专业化”任务落实

相山区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引领,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努力将工作方案化解落细、落小、落实,为全区普查试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队伍保障。在“速度中国”专业团队的协助下,相山区针对各部门及镇街任务分工不同,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培训265人次,提升普查人员思想认识和知识技能。组织成员单位赴房山考察学习成功经验,按照“边借鉴边应用、边探索边创新、边总结边完善”的整体思路,有条不紊、稳扎稳打。与省应急管理厅技术指导团队加强合作,组建专家技术队伍,夯实技术团队力量。

加强资金保障。相山区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给予普查试点工作专项资金支持,根据“专款专用、严格把关、跟踪问效、责任追究”的原则进行拨付,对使用情况全程监督。

加强制度保障。在省、市普查办的指导下,相山区组织编制《相山区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方案》《相山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制度》等,对标试点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实行扁平化管理、一体化推进,压实工作责任,落实落细工作措施。

加强宣传保障。制定《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方案》,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平台等媒体平台开展宣传。设计印制宣传海报、折页,结合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常态化做好“五进”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努力营造浓厚氛围,扩大社会影响。

加强质量保障。将质量审核贯穿调查全过程,成立专门工作组,负责数据汇总和质量审核,每日调度普查数据,及时跟踪审核,做到日审日清。在报送有关数据时层层核实,确保无误。

破解七种难点“多元化”普查方式

在具体的普查试点工作进程中,相山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积极作为,全力破解七种难点,提升实际成效。

学习“他山之石”。针对全国首次开展多灾种、多风险的灾害普查工作,缺少成熟的工作实施方案以及普查技术规范的问题,相山区普查办及时组织学习山东岚山等地工作经验,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前往六安霍山、黄山歙县交流探讨工作方法,为当地普查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实现部门联动。针对历史灾害资料收集较难、住建部门工作量大、数据共享机制不畅问题,相山区普查办集中力量,组织团队查阅民政局、档案馆等地的资料数据,动员各乡镇、街道组建普查员队伍,将问题简明扼要及时上报,有效解决灾害调查资料不全、人手不足、依据不明等问题,普查工作迅速提质增效。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各部门横向沟通协调难度大、数据差异性大、成果应用不明显等问题,相山区普查办实行“每日一报告,每周一调度”,定期现场调研督查,充分借助第三方力量、运用信息化成果。按照“进度要快、底数要清、数据要准、应用要实”,把“为用而查”作为工作落脚点。

突出N个成效“探索化”试点模式

相山区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提高”的工作原则,在普查数据采集后,及时整理分析、查缺补漏,注重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将普查成果充分运用到防灾减灾救灾具体实践中,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

在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中,相山区对辖区内暴雨、大风、内涝、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等15类217个风险点进行定位绘制,科学设置应急避难场所142处;组建区级减灾救援队伍7个,镇(街)开发区减灾救援队伍10个,引导社会力量成立减灾救援志愿队伍49个;打造出“网格党员+应急分队+居民”的“三级网络”综合减灾队伍,实现应急预案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全覆盖,建成相山区、渠沟、三堤口、任圩“四个物资储备仓库”。全区36个社区被评为国家、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区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维护人民群众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强保障。

关键词: 安徽 淮北 相山区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