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西县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侧记
对一些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来说,“兵不强马不壮”是普遍问题。这种情况下,抓基层打基础成为当务之急、长远之计、固本之策。
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14个乡镇(园区)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局),共配备92名专职工作人员。伴随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健全,上下不对口、权责不对等等问题迎刃而解。这些专职工作人员驻守在基层、奔忙在一线,成了推动工作的好帮手、百姓平安的守护者。
上下不对等 工作遇尴尬
巢湖之滨的肥西县,连续11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大创新大招商大建设大提升”的步伐,让该县安全防范面临多难交织的复杂局面。
2019年3月,肥西县应急管理局正式挂牌。当时,乡镇(园区)一级尚未启动机构改革,安监站仍“原封未动”。这让新部门一开张就遭遇上下不对口。
郭季文,肥西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当时让他困惑的是“一对多”:“乡镇(园区)有五六个部门对接我们,协调难度大、牵扯精力多。”2020年汛期,肥西县遭遇严重汛情。上报灾情时,一些乡镇(园区)党政办、民政办、农办等部门多头报送、口径不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灾工作的精准开展。
对于乡镇(园区)安监站来说,“上动下不动”导致的是权责不对等、小马拉大车。机构改革后,整合多项职能的县应急管理局,向乡镇(园区)安监站部署安全生产之外的工作时,安监站负责同志往往说“我们没有这个职责”。
工作痛点就是改革着力点。肥西县应急管理局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2020年3月向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建议在乡镇(园区)设立应急管理站的报告。
5个多月后,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和调研的基础上,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通知,决定设立乡镇(园区)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为负责辖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减灾救灾、森林防火等工作,不再保留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牌子。
截至去年9月15日,肥西县13个乡镇(园区)均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肥西经开区设立应急管理局。“县应急管理局干什么,我们现在就干什么,职责完全匹配了。”在肥西经开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徐军看来,上下对口、权责对等,让工作更顺畅、衔接更紧密。
原来,在肥西经开区,社管局、人武部等多个部门储存有应急物资。这些物资不仅过于分散,而且功能相近。经开区应急管理局成立后,对应急物资登记造册,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大大提高了精准度和集约性。
严把用人关 提高战斗力
“一个人不干事,就会坏事。进应急管理办公室的,不能是无所事事、干不成事的人。” 郭季文说。曾经,在其他一些地方,乡镇(园区)安监站往往变成“安置站”“养老站”。为让应急管理办公室人员有战斗力、工作有开创性,各乡镇(园区)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努力把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上来、用起来。
根据肥西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要求, 8个有工业聚集区的乡镇(园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局)均至少配备6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他6个乡镇(园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均至少配备5名专职工作人员。
作为城关镇,上派镇生产经营单位多、“九小场所”多、高层建筑多、老旧房屋多,安全监管压力大。对应急管理办公室,镇主要负责同志要求“配齐配强人员”。
上派镇原安监站的5人划转到应急管理办公室后,新机构还需再补充1人。选人目标,锁定了李黎。当时,作为上派镇人武部工作人员,他曾在县应急管理局借调过6个月,对应急管理工作不陌生。“作为年轻人,我希望到新部门发光发热。”李黎说。
有精气神充足的“后浪”,也有不适应形势的“前浪”。郭季文介绍,在征求肥西县应急管理局意见后,乡镇(园区)把绝大多数原安监站站长调整为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但有3位站长或因年龄偏大,或因专业水平不高,或因责任心不强,被新部门拒之门外。
“六有”作保障 “充电”强素质
2020年9月,吴晓飞被任命为肥西县桃花镇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原为该镇安监站站长的他,一度顾虑重重:“和原来相比,承担职责多了,履职范围大了,我不知道能不能干好。”
据了解,14个乡镇(园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局)的92人中,绝大多数是乡镇(园区)原安监站(局)工作人员。刚开始,面对新职责、新领域,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非常突出。去年汛期后,乡镇(园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向肥西县应急管理局上报灾情信息。但该局在查灾核灾时,发现有的数字不准确、不规范。
为确保职责接得住、工作干得好,各乡镇(园区)大力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六有”(有机构、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独立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建设,肥西县应急管理局则分专题、有计划对92人进行了12次培训。缺什么补什么,让大家的履职底气更足、手里招数更多。
王先锋是上派镇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在他的推动下,上派镇政府印发通知,逐一明确该镇应急管理办公室、民政办、建设办等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职责,推动实现从被动抓到主动干的转变。2021年1月,施工人员对上派镇派和家园污水管网施工时,不慎挖断燃气管道。险情发生后,上派镇建设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场。“以前,我到现场给他们打电话,他们才来。”王先锋说。
强宣传、查隐患、编预案、建台账、处险情、搞演练……92人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干。“应急管理办公室同志非常敬业,没有他们踏踏实实干事,我晚上是睡不着觉的。”分管应急管理工作的上派镇党委委员张学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