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打实的实惠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中小微企业可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高新技术企业为开发安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近日,广东省广州市给予辖区内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达标企业多项减税降费奖励(见《中国应急管理报》5月18日二版报道)。

作为一项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提质增效举措,近年来,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有力促进了整个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的巩固和发展。

与此同时,创建工作在各地也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在创建工作上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一些办法,但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改善提升不明显,效果有限;有的地方在创建工作之初动静很大,但后续推进缺乏力度和连续性,未能有效形成比学赶超的趋势;有的地方通过标准化达标评审的企业数量不可谓不多,但整体质量不高,甚至有的通过达标评审的企业隐患扎堆、事故时有发生,等等。

造成上述情形的原因很多,其中,政府激励引导政策力度不够,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内生动力不足是其一。

为激发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内生动力,各地探索出台了不少新举措,如对企业分级分类,减少执法检查频次;实施安全生产信用等级评定,定期公布红黑榜;发生事故后顶格处罚等。相比较而言,广州市此次出台的减税降费奖励政策,让人眼前一亮。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大多数企业的首要目标。由此出发,企业就不可能不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之路,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软实力,为企业带来长期效益。可问题在于,短期可见的即时投入和产出比,同样是企业在决策时需要关注考量的重要方面之一。企业的短期投入就如同分蛋糕,每一笔投入怎么切、切多大必然受制于自己的内在需求大小和紧迫感,也受制于这一决策对整个切法的综合影响。只有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具有更高的需求,只有企业注意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正向的作用,才有可能迸发出更强烈的热情和强大的动力,投入更多精力和经费推进这项工作。

广州市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在推进安全生产各项举措落实的过程中,要转变政策出台思路,摸清企业心理,尽可能让安全生产的隐性效益变成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刺激。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实现政企同频共振、多方共赢。

关键词: 实打实 实惠 激发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