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让“三违”人员做反面教员

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迎来第20个年头,总体来看,对提升我国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言及生产安全事故,一名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总监明确指出,这跟生产经营中的“三违”现象难以根除有直接关系。

而“三违”现象的出现,追根溯源,关键还是在于人这个主体。生产安全事故的出现,必定有某些人的“三违”行为在先。因此,要想预防事故、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务必要整治“三违”行为。

如何整治某些人存在的“三违”行为,进而对更多的人起到警示作用呢?安全生产月期间,组织职工观看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参观事故警示教育展览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那名建筑企业的安全总监直言不讳,看警示片也好,参观警示教育展也罢,都不如在本企业里寻找一些人当反面教员,给大家现身说法更有警示成效。因为这些反面教员曾经因“三违”行为险些酿成大事故,自己也深受其害,教训惨痛,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比如,某轧钢厂有名的维修骨干,在8年前就因一次违章作业被设备轧掉了3根手指,造成终身残疾。有意思的是,再也做不成维修工的这名违章作业者,因为在后来的工作中认真细致,被厂里大胆地调整为车间安全员,他残缺的手指也确实对工友们起到了警示作用。

当然,我们主张用身边的反面教员现身说教、警示职工,并不是说那些没有反面教员的单位就在安全生产月和平日的安全教育中缺少了警示教育资源。这些单位也可以设置安全生产体验区,利用信息化手段,让职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三违”作业的危害,消除其对事故的侥幸心理及对警示教育的逆反心理,增强安全意识,一起对“三违”行为说“不”。

(作者系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资深专业师)

关键词: 不妨 人员 反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