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消防救援支队全方位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本报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通辽市消防救援支队紧贴基层实际,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将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成果应用到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惠及民生等具体工作中。
该支队立足农牧业大市的地方实际,坚决扛起助力乡村振兴、保卫民生民安的政治责任。该支队推动各地实施农村消防水源全覆盖建设工程,科学布局全市农牧区消防工作,通过综合治理,全面打造共治共享格局,持续巩固消防三项建设成果,加强基层网格消防力量和管理组织建设,整治乡村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同时,该支队继续深化消防宣传“五进”活动,采用蒙汉两种语言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活动,全面开放线上线下科普平台,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基层消防工作中来,打通群防群治“最后一公里”。
该支队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简化行政许可流程、服务机构自主查询、免费在线技能培训、实施执法调查回访等便民利民服务八项措施,推行联合办理、容缺后补、邮寄送达等六项便利化措施。围绕简化受理程序,该支队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完善“一站式”服务,在服务窗口设置“好差评”电子评价器,并开展定期回访。
该支队运用标准化管理手段,组织召开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试点示范创建工作推进会,与民政、教育等部门联合制发养老机构、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考评标准,开展农牧区消防三项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提高单位消防管理水平。
此外,该支队将全市未完成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场所和大型商业综合体作为服务重点,现场办公,提供技术指导,推动整改责任落实。
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为民生工程、大型群众性活动、行动不便的申请者提供上门消防技术服务,组织“北疆蓝焰”志愿服务分队每周开展志愿服务。该支队及下属各大队成立17个调研组深入一线,收集汇总指战员和群众意见建议200余条,制定出台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两张清单,在解难题、助发展上出实招、下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