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中院:立足本职创作为 聚焦民生担使命

速裁快审集中推进积案化解,在线庭审将时空连为一体,强力执行让胜诉权益得到及时兑现,巡回审判将“法庭”搬到群众身边……

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宣城两级法院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广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将高效便民落到实处,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的到来。

去“鸿沟” 优化服务便民需。

6月17日上午,86岁的李大爷“诚惶诚恐”地走进宣城中院诉讼服务大厅,20分钟后,李大爷一脸轻松离开了大厅。所有事项,一次全部办好。

如今,老年人已不再是参与诉讼的“稀客”。为帮助老年人摆脱“数字鸿沟”,今年4月,宣城中院在诉讼服务中心专门设置了老年服务窗口,由专人提供法律咨询、诉讼引导、事项代办、判后答疑等综合服务,让老年人真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落实诉讼服务便民举措是法院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和重要载体。”在研究出台《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便民利民八项举措》时,院党组书记、院长钱明树作了特别强调。如今,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老年服务窗口的新举措,已在全市法院推广,这也是宣城法院推出便民服务举措的一个缩影。

以前,远赴异地立案来回奔波数天;现如今,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等多渠道短短几分钟便可完成。以前,为了挤出参加庭审时间手忙脚乱;现如今,“云开庭”、“云调解”将法庭搬到了网上。以前,法官一直在开庭,当事人材料不知交给谁;现如今,智能云柜实现无缝对接。以前,申请诉讼费退费需申请、审核,再发放;现如今,无需申请、自动结算、实时到账……

宣城地处皖南山区,很多乡镇离城区路途遥远。从2012年全省第一个法官工作室在旌德蔡家桥设立,发展至今,54个便民诉讼服务站、法官工作室、诉调对接工作室几乎遍布全市各大偏远乡镇,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

一系列大大小小举措的推出和完善,让司法有速度、有力度,更有温度。今年上半年,宣城中院诉讼服务体系质效评估得分位居全国法院第14名。

快“行动”  强化执行保民益。

“感谢法官帮我要回了拖欠几年的租金!我和老伴年纪大了没有其他的收入,下半年的生活费终于有了着落。”6月25日,在宣州区黄渡乡执行款发放现场,一位年逾七旬的花甲老人握着执行干警的手,激动地热泪盈眶。

这是152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系列案,从立案到执行款项发放,仅仅只有16天。严某等152户村民将土地租赁给汪某用于林草复合经营项目,自2016年起,汪某先后拖欠村民租金21万元不愿给付。村民陆续诉至法院,汪某仍不履行生效判决。今年6月,该系列执行案件陆续立案。因涉及众多村民切身利益,宣州区法院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迅速研判,制定预案,果断出击。迫于执行强制措施带来的压力,汪某委托律师主动联系法院表示愿意给付租金。于是就发生了上面的那一幕。

“我们将关乎民众切实利益的案件作为执行的重中之重,穷尽措施、速战速决!切实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钱明树说。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宣城两级法院多次开展“春猎行动”、“清明春季执行”等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检验教育整顿的成果,执行到位金额9.51亿元,执行到位率继2020年之后,又一次荣登全省榜首。

为提高资产处置效果,兑现更多的真金白银。今年,宣城法院又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与商业银行的“法拍贷”业务由中院扩展到了全市,二是网拍直播突破了上下级法院之间的障碍,实现同步直播、联动拍卖。今年“6.18”网拍节,全市法院集中上拍161件拍品,成交额6541万元,其中一套房产起拍价793.3万元,成交价1749.3万元,竞价多达200余次,溢价率120.51%,创历史新高。

在司法网拍中,竞买人权力能否得到保障的问题,“法院将以强制力予以坚决捍卫。”宣城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长吴环说。今年4月底,宣城中院执行干警远赴1100多公里的北京市房山区,对一套经司法拍卖的房屋进行强制腾退和现场交付,有效维护司法权威。

活“机能”  多元解纷维民权。

6月18日,钱明树和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胡征亲自组织参与调解,成功化解了标的额分别为6894万元及2786万元的两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总标的亿元。

这是宣城中院充分发挥“员额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书记员”的新型速裁快审团队在化解矛盾中的重要作用。两个案件立案后立即导入诉前调解程序,钱明树和胡征作为员额法官,多次组织诉前调解,最终各方达成共识,签订调解协议,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这是今年以来全市法院进入速裁快审程序的12970个案件之一。

面对案件总量持续攀升的态势,宣城法院坚持以机制创新促质效提升,广泛推广“速调速立、速审速结”的新型办案机制,以多元调解、繁简分流、速裁快审等手段,促进审判资源优化,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减轻当事人诉讼成本。

为了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全市法院还主动与30余个行政机关、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共建联动调解机制,引入各类调解组织48个,让大量简单、类型化案件和部分普通案件在前端快速化解。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立案前委派调解案件7144件,调解成功4144件;立案后委托调解案件共计304件,调解成功215件。

快审速裁,为发展保驾护航正气浩然;贴心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克己奉公。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各基层法院也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推出新举措、实现新作为,为法院工作积累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宣州区法院设立市区一体的宣城市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调解员7名,筑牢诉讼“前端防线”,上半年共受理案件1977件,调解成功1117件。广德法院在市矛盾调处中心设立派驻法庭,有效化解纠纷298件。宁国法院专门成立由1名法官、6名法官助理和2名特邀调解员组成的诉前调解团队,配齐配强诉前调解力量。郎溪法院落实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实现简案快审、公正提速。泾县法院与13个县直单位联合成立诉调对接工作室。绩溪法院选派22名资深法官,与乡镇专职调解员参与“一对一”对接工作,有针对地帮助人民调解员处理民事纠纷,化解群众矛盾。旌德法院建立法企联络机制,在辖区重点企业设立法企联络员,为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助力护航。

化“春风”  延伸职能惠民生,人民满意是检验司法成效的“试金石”。

如何将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宣城法院积极开展主动问需、精准帮扶的“四走访”活动,零距离走访服务对象、特殊群体、困难企业、基层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教育整顿成果的核心要素,共开门纳谏征询意见243条,相继出台便民举措137项,办理实事好事548件,真正提升了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4月26日,宣州区法院的速裁审判团队来到市区翡翠城小区,将巡回法庭设到了人民群众的家门口,现场公开审理了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案,吸引了小区业主、物业公司、街道办工作人员等50余人旁听,达到了“巡回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生动案例,“景”普法。今年以来,全市法院采取了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00余场,市中院还推出《青年法官说》、《“典”亮民生》等原创系列普法视频,结合实际案例,以通俗易懂语言倡导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立足审判,宣城两级法院均成立了少年法庭,选派专业法官担任各大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并在全省首开对刑事被告人生活困难未成年子女救助先例,入选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并自导自演改编成微电影《晨曦》,今年“六一”期间,荣获第二届全国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优秀微电影和全省法院微电影评选二等奖。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举措,将人民满意作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抓手。一次次温暖的举动,一扇扇便民的窗口,一条条绿色的通道,都是人民法院为人民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