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民间文艺展演示范工程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

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公布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项目)名单,黄山市徽州民间文艺展演示范工程成功创建为示范项目(全国共47个示范项目,安徽省有2个示范项目)。

黄山市徽州民间文艺展演示范工程以发挥示范项目的创新引领作用为着眼点,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新路子。2018-2020年期间,黄山市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80个村级徽州民间文艺表演示范点,每个示范村有一套演出设备,有一支以上民间文艺群众文化队伍,有一套活动管理制度,有一个品牌民间文艺活动,有一个文化广场。为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记得住乡愁的公共文化产品,真正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徽州民间文艺成为黄山市文化的名片,建立了徽州民间文艺传承和发展体系,徽州文化的优秀基因和遗传密码在黄山大地上熠熠生辉。

一是实现机制创新。实现了徽州民间文艺传承上的创新。之前,除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项目外,大多数徽州民间文艺传承处于自发状态,部分濒临失传危险。开展徽州民间文艺展演示范项目创建后,形成了一整套徽州民间文艺队伍传承制度。实现了特色公共文化产品的创新。确立了民间文艺节目参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渠道和方式,确保徽州民间文艺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在总结经验提炼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黄山市关于促进徽州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固化制度创新成果,形成科学有序的长效机制。

二是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子。将徽州民间文艺的传承发展与全域旅游创建结合起来,与黄山市数百个中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发展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将徽州民间文艺植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彰显徽州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推进旅游演艺。与现有的《徽韵》、《宏村阿菊》等大型旅游演艺差异化发展,依托徽州大剧院、徽剧博物馆等小剧场,组织优秀徽州民间文艺节目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定点演出,保留原汁原味的徽州民间文艺特色。丰富景区业态。充分发挥徽州民间文艺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特点,推动基础条件好、旅游发展成熟的景点与附旅游价值高的品牌徽州民间文艺节目合作,在完成2020年各区县筹划的绵潭、西递、唐模等10个村的试点工作基础上逐步推开。拓展研学内涵。开发了徽州民歌、徽剧等研学课程体系。通过研学旅行,让徽州民间文艺登上讲台。促进夜间旅游。结合开展的非遗夜市、非遗购物节等活动,组织徽州民间文艺专场展示。

三是形成理论成果。设立“徽州民间文艺展演示范工程项目”专题课题,对项目内容进行总结、提炼、深化,形成学术成果,在公开出版物发表“徽州民间文艺展演示范工程”课题研究成果,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决策研究》刊物上发表《传与融:民间文化创新发展的黄山样本》,在《地方文化研究》发表《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以徽州民间文艺展演示范工程为例》,在《度假旅游》上发表《徽州民间文艺表演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