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路上的煤炭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国有煤炭企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谋划,积极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帮扶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村容村貌发生巨变。
脱贫攻坚路上,广大国有煤炭企业扶真贫、真扶贫,把水浇在根上,把钢用在刃上;在投入真金白银的基础上,注重激发贫困村民的内生动力,将扶贫、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职责所系、群众所盼,广大国有煤炭企业驻村第一书记,顶风雪、踏泥泞,串家访户、摸清底数,扶到了点上,扶到了根上,也扶到了心上。泥泞路变成了水泥公路,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拔地而起的产业园区、蔬果大棚让贫困村民在家门口就致了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幸福路还得继续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还需要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煤炭人必将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积极贡献更大的力量。
好日子都能看得见
国家能源集团
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泽鲁小学原来的简易房。
国家能源集团援建后该小学新面貌。
国家能源集团承担了7个县的定点扶贫任务和2个县的对口支援任务,是中央企业中承担任务第二多的单位。他们精选挂职干部,改善扶贫点的教育、医疗健康、住房、交通等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开展生态扶贫,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1.6亿元,9个县已全部脱贫摘帽。该集团连续3年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中获得最高评价,多次被四川省、青海省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国家能源集团供稿)
开滦集团
该村原来的面貌。
开滦集团为海字村建设的光伏电站。
截至2020年底,开滦集团助力结对帮扶的围场县及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其中,该集团在地处围场县城南部的海字村大力推进种植、养殖、制造与加工、休闲游产业发展,2020年该村集体收入达到73.8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200余元。开滦集团还先后为该村建设了400平方米的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和174千瓦光伏电站。自2018年以来,该村两个光伏电站收益惠及118人,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刘丽 高馨)
山东能源集团
五口村原来的支部委员会。
山东能源临矿集团为沂水县五口村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
山东能源集团分批选派优秀干部参加乡村振兴服务队,累计投入各类扶持资金上亿元。其中,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385万元,撬动社会各类资金1.41亿元,先后选派4轮省直、市直驻村第一书记22人次,分别对临沂市兰陵县、沂水县等20余个贫困村进行帮扶,累计帮助1319个贫困户摘帽,村集体增收200余万元。(本报记者高文静 通讯员李志勇 崔鑫)
淮北矿业集团
该村原来的卫生室。
淮北矿业集团为砀山县梁寨村新建的卫生室。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自2017年定点帮扶安徽省萧县胡庄村、砀山县梁寨村以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和基础建设资金1378万元,建成百亩中药材、菊花茶种植基地,建设了千头肉牛和万只肉兔标准化养殖旅游示范基地,带动1000多名村民走上致富路,2个村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2020年,萧县胡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3万元,砀山县梁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8万元。(王盟)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芪农以前挖野生黄芪的场景。
子洲黄芪中药材综合车间,员工将黄芪送到切片机切制。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02个,包联帮扶的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该集团创建的子洲黄芪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预计未来总产值达5亿元至10亿元,可解决300余人就业。(梅方义 汪琳 刘纬峰)
华阳集团
该村过去的模样。
静乐县五村的小花园。
华阳集团新景公司驻静乐县五村扶贫以来,该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贫困户收入增加了,原来的石头墙土窑洞变成了新瓦房,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医疗室、文化活动室、电教会议室、健身广场等一应俱全。村里还有了小花园、硬化路,全村一派干净整洁。(本报记者任志青 通讯员周智新)
盘江集团
小毕舍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小黄牛养殖公司务工。
贵州盘江集团盘江股份公司在小毕舍村钻天坡建设小黄牛养殖公司的场景。
贵州省盘州市普田回族乡小毕舍村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长期以来,该村村民靠栽种玉米、土豆、高粱等传统作物为生。2017年,贵州盘江集团盘江股份公司在小毕舍村钻天坡建设盘江小黄牛养殖公司,同时带动农户栽种巨菌草,每年种植一亩草料有8000元至10000元的收益,惠及小毕舍村23户贫困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小黄牛养殖公司为村民提供种草、耕地、打草、饲养等临时性务工,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刘佳跃 朱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