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岩层的地火——王德林矿史散文主题立意及艺术特点

王德林这部历时五载完成的《煤之殇》,可以概括为,它是由一位作家独立创作完成的东北首部、或者说中国第一部记录日本入侵我国东北辽源煤矿的生产生活实录,其着重挖掘了沦陷状态下数以万计的劳工饱受日寇蹂躏的悲惨命运,它是一部新发掘“昔日现实版”的“全程全视角”的矿史文化志纪实散文集。本书诞生意义的重点不在其文本形式的创新上,其重要性体现在“撬开日满矿史暗角,映现矿工悲惨世界”的政治主题上。

——陈晓雷

去年夏天,辽源作家王德林来电话对我说,他用五年写了本书,想请我为本书写篇评论,我几乎没迟疑就答应了。我对他说,你若能请名家写最好了,你若坚持让我来写,就请耐心等待。德林信守承诺,半年过去了他没催我。

我答应德林写所谓的“评”,并非我的文字怎样,而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钦佩他五年磨一剑的执著文学精神,其“呕心沥血”之作竟让我这非专业人士来“评”,这份信任令人感动。二是他与我同源于煤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分别在内蒙古和吉林的煤矿工作,可谓千米井下爬上来的同路人,后来我们都从做煤矿新闻转向文学。德林笔耕文学三十载,创作源点始终坚守煤矿,这部《煤之殇—中国辽源矿业苦难志》便是有力佐证。

说实话,读本书很累人。最初德林用手机发给我的十余篇电子版文章,“屏读”局限性大,十分伤眼睛,可我每每读之,原本情绪平静,很快即被这些锥心的文字击碎,随之沉郁与愤怒陡生,在令人无法呼吸、无法释怀的情况下,我只好停下来……早年读契诃夫的《萨哈林岛》、刘庆邦的《平原上的歌谣》时,我曾有过这种愤懑难耐的阅读体验,而今《煤之殇》对我而言,亦出现了“捧读煎熬,弃读不甘”的艰难“拉锯”时刻。就这样时阅时停,再时断时续,又三读三放,我依然在“煎熬”中,读完这些泣血的文字:《一匹在井下悲泣的老马》《一个日本僧人的长跪不起》《一座石碑的铮铮誓言》《一座矿山的浴火重生》《一个“特殊矿工”的“特殊枕头”》,以及“代后记”《矿山物语的哽咽叙述》……我在头懵然心惨然的情绪中,读这些低吟歌哭的文字,然而,在这些先悲悯后抗争的描述中,我却很难找到一条缝合成衣的“线”,很难挖掘到一架撑天而立的“梁”。这样一来,我预评的“点”就无从确立,进而导致“评”就无法言说开去。但有一点我却清醒地知道,不能做以偏概全、浅尝未解的评论,更不能在“盲解”状态下“曲解”本书。于是,我将电话打到辽源,让德林把本书其他代表文章,以大字文稿打印后快递于我。

这样,我又读到《一张肝肠寸断的纸》——通过在死难矿工遗体上发现的一张工资单,揭开日伪统治者噬血矿工的秘密;《一头反刍悲伤与落寞的老牛》——借助一匹老牛往万人坑运劳工尸体时所“见”所“想”,揭开日寇以数万计中国矿工的生命掠夺煤炭的黑幕;《一个漂洋过海而来的强盗》——从记述日本巨盗河本大作(多篇写到他)强占辽源煤矿的史实切入,全录其魔鬼罪恶的一生;《一群翩跹起舞的黑蝴蝶》——描述万人坑的空中飞过一群黑蝴蝶,作者将其悲悯而拟人化地演绎成四位矿工之冤魂的述说;《一个移民家庭的分崩离析》——记写从关内来辽源煤矿讨生活的王氏全家,遭受矿主把头欺压家破人亡的悲惨往事……相类似的还有《一片被蚕食的桑叶》《一座山的静默感伤》《一条河的呜咽悲鸣》等等,都写得意蕴丰厚,情感真挚,鲜活生动,一扬三叹,颇具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至此,我觉得读文本的“存量”,已聚成坚硬的“石块”,足以变为支柱、化成橼梁,我确信能够给本书设定论点,甚至可以盖座完备的“楼房”了。

王德林这部历时五载完成的《煤之殇》,可以概括为,它是由一位作家独立创作完成的东北首部、或者说中国第一部记录日本入侵我国东北辽源煤矿的生产生活实录,其着重挖掘了沦陷状态下数以万计的劳工饱受日寇蹂躏的悲惨命运,它是一部新发掘“昔日现实版”的“全程全视角”的矿史文化志纪实散文集。本书诞生意义的重点不在其文本形式的创新上,其重要性体现在“撬开日满矿史暗角,映现矿工悲惨世界”的政治主题上。

关键词: 冲破 岩层 地火 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