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华:技术攻关敢啃“硬骨头”

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创新储能技术部经理,刘庆华从一名基层工程师做起,带领团队成员成功开发了安全高效大规模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得到行业同仁的高度认可。今年7月获评“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对刘庆华最好的褒奖。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6年年初,刘庆华负责安全高效大规模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开发。储能是国家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技术,也是新兴战略领域之一。如何通过创新型的技术开发,实现储能的低成本化,是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问题。为此,他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和沟通工作,筹划组建了项目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扎实、可靠的系统性研发工作。通过创新性的模型分析、上千次的小试研究、中试放大和示范应用,掌握了核心方法。技术攻关期间,刘庆华把单位当成了家,吃住都在办公室,晚上就在办公室打地铺。

在刘庆华和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开发了新一代低成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储能核心技术,成功开展了技术示范验证,并推动技术产业化落地。该项技术申请中国和PCT国际专利46项,授权19项,获得外部储能行业同仁的认可,荣获“2021储能技术创新典范TOP10”“2020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前沿储能技术创新奖”等多项储能行业重要奖项。

实际研发工作中,困难总是一个接一个涌现,但刘庆华从没打过退堂鼓。2018年,他负责的电池储能项目遇到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电池的某个关键材料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局部腐蚀,使电池失效。这一问题如果不解决,后续技术研发工作将无法开展。为此,刘庆华组织同事开展失效材料的表征分析,对可能的原因逐一排除,同时进行深入的技术调研,并组织开展新方法的预实验。他将大家集中在一起,开展“头脑风暴”,最终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电池的稳定性得到质的提升,啃下了技术攻关中的“硬骨头”,为技术成功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守初心、担使命,勇当新时代自主创新的排头兵,这是刘庆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永恒追求。面对技术开发和团队发展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刘庆华与上级领导和部门同事进行充分沟通,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大家的专业水平。对外请专家交流讲座、对内开展每周技术报告交流,与研发项目相结合,在做中学、学中做。经过1年的时间,同事们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有些不仅精通了电化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带领项目团队取得了突破,获得了低碳院“新想法”奖、“项目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