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济钢产值今年有望过二百亿元

前不久在济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在讲话中提到,济南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无钢的济钢”已实现华丽转身、凤凰涅槃。

作为全国首家全面关停千万吨级城市钢铁产能的企业,如今距离2017年7月已过去两年多,“61岁”的济钢在“二次创业”的路上默默做了哪些“功课”?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看数据前10月实现营收186.36亿元

经过工业北路“济南钢铁总厂”原厂区,凯旋门造型的大门依然矗立,里面不时传来机器的轰鸣声,不过正在进行的是拆迁而非生产。2017年7月,“59岁”的济钢用33天安全有序关停了650万吨钢铁产能后,济钢就开始逐步告别老厂区,转移“主战场”。

“二次创业”的阵痛仅在营收数据上即可窥见一斑。钢铁主业停产后的当月,济钢进账只有4亿元,远低于此前收入,一名财务工作人员为此趴在桌上痛哭。济钢党委书记、董事长薄涛见此情景说:“哭什么,我们很快就能站起来。”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11月11日,济钢提供的营收数据足以证明,济钢又重新“站”了起来。2018年,仅用一年时间,济钢实现销售收入147亿元,接近钢铁主业关停前的50%,职工人均年收入同比提升13.7%。今年济钢营收再创佳绩,110月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6.3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3亿元。

看产业转型发展新动能不断崛起

新济钢为何能实现这样的“重塑”速度?与其转型发展的产业密不可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济钢试水科技含量高、环境友好型产业,通过盘活存量与建设增量并重、快盈项目与未来工程并行的方式,转型新产业,培育新动能。

济钢相关负责人表示,所谓快盈项目即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以保障短期过渡。就快盈项目而言,最具代表性的可谓济钢城市矿产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4月启动的渣土车项目,一期实现100辆车运行,首月即盈利36万元,其规范运营模式成为济南市渣土运输规范化管理标杆单位,如今每月营收保持在600万元以上。

不久前,济钢城市矿产科技有限公司又挖掘出一个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建设济钢汽车拆解产业园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建设厂区为原济南鲍德钢结构有限公司院区,利用钢结构停产后闲置的厂房进行改造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1.1亿元,最终建成拆解能力5万辆/年的综合产业园区,同时实现100名济钢转岗职工重新上岗问题。

如今,济钢主业架构基本确立,初步形成了园区运营、环保矿业、智慧物流、文创城服等多维度产业生态体系。

看目标2023年营收瞄准600亿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济钢营收有望突破200亿元。

“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虽然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们依然坚信,济钢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济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苗刚在一篇文章中说道。

对于济钢绿色转型发展成绩,苗刚说:“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深入对标对表,我们清醒认识到,与万华、潍柴等先进企业相比,改革成效还相差较远。”他指出,济钢将集中精力解决一批制约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强化战略管理,构建健康产业生态。优化整合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新主业规模,实施“嫁接式跨界融合”工程,全面实现中科院技术、专利等与济钢现有子公司的产业对接,筑牢新济钢发展根基;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混改作为推动济钢体制机制创新的助推器,稳妥推进混改三年工作计划,实现转型发展过程的体制机制突破,直至脱胎换骨。

未来,济钢的发展目标已明确,就是“两步走”战略——第一步,计划利用3年时间,经营规模恢复至停产前水平,至2021年末,营收达到300亿元;第二步,至2023年末,经营规模在2021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600亿元;经过不断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及技术服务业与城市综合服务“双核驱动”将成为济钢的新主导产业,最终将济钢打造为全国城市钢厂转型发展的样板、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兵。(新时报记者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