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股尾盘跳水,题材概念轮动加速,价值投资面临寒冬?

3月25日,尾盘部分高位股大跌 ,高位股继续强势,北玻股份9连板,天保基建8连板,盘龙药业8连板,但盘中出现分歧,筹码出现松动,医药及赛道股走势低迷,尾盘部分高位股出现跳水大跌,浙江建投、合富中国、南威软件、北大医药、中国医药等跌停。总体上跌多涨少,两市超27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183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8亿。

当今市场的赚钱效应越来越差,题材概念股脱离基本面持续连板,以大盘蓝筹股为代表的沪深300指数回撤近15个月直接走出了K型分化。市场传闻下跌是因为基金产品有赎回潮,是否真的如此?有哪些题材有望持续强势?本文将重点分析以上问题。

公募产品申赎状态稳定,投资者心态日益成熟

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显示,各类存续公募产品在过去一周的申赎状态继续保持稳定。过去3周(3月9-23日)中信证券渠道调研的存续权益类公募产品净赎回率约为2~7‰,远低于2021年至今最高的4%,且最新1周观测的净赎回率反而较之前一周有所下滑,说明近期企稳反弹的市场并未导致零售端出现明显回潮。进一步对渠道内灵活配置/偏股混合/普通股票产品申赎情况进行了统计,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同样统计了“固收+”混合债券型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基金产品的赎回情况,其中“固收+”产品3月首周为净申购,次周出现小幅净赎回,次周净赎回规模远低于首周的净申购规模,最新一周的日度数据显示由净赎回再次转为小幅净申购。我们跟踪的中长期纯债基金在2月份出现净申购,三月头两周出现小幅净赎回,最近一周出现大幅净申购,当然考虑到中信证券渠道中纯债券产品规模较小,这种情况并不具有显著代表性。

但是三月份新发行的公募产品照常保持冷淡。3月23日,主动型和被动型产品成立规模分别为172亿元和42亿元,合计215亿元,远高于2月的137亿元,但2月存在春节假期的情况,且3月主动型新发产品的平均成立规模为4.0亿元,与2月的3.9亿元相差无几,说明3月发行总量的提高仅仅来自于数量的增加,而不是平均规模的提高,目前规模远低于去年四季度平均10亿元/只的水平。这说明市场规模还没明显恢复。

底部区域不必恐慌,投资有伟大前景的企业尤为重要

当我们以理性长期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市场。俄乌冲突对世界制衡格局的改变,的确给中国增加了压力。我们不能改变外在的原因。但是,历史上,除非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否则大国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依靠“内功”。中美之间的竞争,谁能解决国内的问题,谁就能走得更远,赢得更多的国际朋友,谁就是赢家。

从内部原因来看,疫情只是个出血点,以去年西安和南京的极端案例来看,应该在一个月内得到控制。事实上,中概股的问题一直存在,只是再一次被放大。世界格局确实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使冲突结束,美对俄的制裁可能不会消失,甚至中国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

中观层面,我们从胜率和回报率两个方面进行筛选,经验上,地产、建材、交通运输、食品饮料都是最好的。近几年股市超跌反弹的胜率越来越低,可能是因为政策更注重连贯性、平抑经济周期,就像宏观层面上我们看到的信贷周期波幅更窄,循环速度更快。中观行业方面,从胜率上看,煤炭、食品饮料、交通运输、房地产四大板块下跌后反弹的概率最高,均在64-65%之间。如果把胜率和回报率都考虑进去的话,地产、建材、交通运输、食品饮料是历次大跌之后的相对胜率和回报率都比较合适的行业。

短期来看,A股市场的中期底部或已经确认,市场很难再创新低,跌破3000大关的可能性很小,至于何点位是“市场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3023点到3200点之间的中底区域已经被确认,只要不是历史高位股和垃圾股,未来股价上涨的空间大概率会比下跌的空间更大。

关键词: 价值投资 尾盘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