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看点!硅料价格高企!光伏组件厂商苦不堪言,反转何时出现?

据财联社报道,记者近日走访组件企业了解到,整体开工率较一季度有明显下降,专业化组件厂开工率约为五成。其中,一体化企业和龙头企业仍有订单,但是二三线组件厂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停产停产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整体毛利水平在5%-10%之间。企业人士表示,硅料每吨20万元以上,各环节利润几乎锁定,组件厂压力明显。

光伏下游开工率下降自7月1日市场的传言就开始发酵了,如今相关记者线下调研证实了相关传言内容。那为何硅料价格在扩产周期下依旧居高不下?光伏产业链上游是否就高枕无忧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游“拼命”涨价,组件厂商最“受伤”

光伏产业以硅为主线,上中下游包括硅料、硅片、 电池、组件、电站等23个环节。光伏组件的上游包括电池片、EVA树脂等都存在供给端放量较慢,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其中特别是电池片由于硅料价格高企叠加产能供应紧张,电池片价格水涨船高让组件厂商苦不堪言。

西南证券预计7月硅料产量环比下降,硅片环节阿特斯、晶科新产能投放,硅料产能仍相对紧张,预计价格仍将维持高位;目前硅片受硅料产量及石英坩埚供应的制约,大尺寸电池的供不应求,因此硅片与电池都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将涨价的成本传导至下游,而涨价的压力则集中在组件上。

当然,组件厂商也不是完全没有话语权,它们近期正通过降低产能去库存的方式来倒逼上游产业链降价。6月约10 GW组件中标结果显示,平均价格基本落在1.93-19.5元/W区间,仅200 MW容量中标均价达到1.99元/W,表明国内地面电站对于1.95元/W+的组件接受程度较弱。

7月组件报价已上涨2-5分/W,下游观望情绪增加,国内地面电站需求没有明显好转,因此7月初中小组件企业减产。整体看,产业链七月份价格仍易涨难跌,组件和上下游博弈可能更为激烈,需继续跟踪组件价格上涨对需求的影响程度。到第三季度末四季度初,硅料新产能开始大规模贡献实际产量,产业链价格有望出现下降拐点,产能有望全面提升。

供应链博弈终将回归均衡,技术创新才是重中之重

全球加快推进清洁能源转型,光伏市场延续高增长,尤其是欧洲和国内分布式市场装机需求加速放量。在行业发展高景气的背景下,同行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产能大概率会出现阶段性过剩,此时技术创新才是破局的关键。

中信证券认为目前在电池技术以及逆变器上的技术创新值得关注:

电池技术:得益于技术工艺持续进步,以及薄片化等降本效果显著,经测算目前TOPCon一体化成本较PERC仅高0.03元/W,综合性价比优势逐步显现。龙头电池组件企业积极布局N型电池技术路线,目前行业规划TOPCon产能超80GW,如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主流厂商均具备中试线布局,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起陆续投产,预计未来4年TOPCon合计投资将超700亿元,核心设备企业有望深度收益。

逆变器:微型逆变器凭借“高效率+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竞争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逆变器主流方向,并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预计2025年市场空间将超300亿元,对应CAGR约50%,国内优质微逆厂商有望迎来强势崛起。此外,受经济性提升推动,海外储能市场增长加速,尤其是欧洲光储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预计未来三年储能市场装机CAGR有望达80%左右,打开逆变器需求长期新增量。

全球加快推进清洁能源转型,光伏市场延续高增长,尤其是欧洲和国内分布式市场装机需求加速放量。在行业发展高景气的背景下,中信证券建议下半年继续着眼于细分市场,重点把握供需、格局、技术升级等主线机会。

1)供需:推荐高盈利、低估值,且在主产业链中产能弹性最小的硅料环节龙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建议关注协鑫科技;推荐受益于产能供不应求的高纯石英砂厂商石英股份;看好受益于细线化、薄片化进程加速而迎来供应趋紧的金刚线环节,建议关注美畅股份、恒星科技,以及专业化切片代工服务商高测股份。

2)格局:受石英坩埚供给瓶颈限制,硅片环节竞争格局或好于预期,有望迎来盈利预期和估值上修,推荐中环股份、隆基股份。

3)技术突破和需求升级:N型电池技术有望加快产业化进程,看好相关设备厂商的新增长机遇,推荐捷佳伟创、帝尔激光、奥特维;长期看好微型逆变器、光储逆变器市场的高速增长机会,推荐禾迈股份、德业股份、固德威、锦浪科技,建议关注阳光电源、昱能科技。

关键词: 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