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播报:【财联社时评】斩断灰产链条,水滴筹才不负用户信任


(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财联社时评】斩断灰产链条,水滴筹才不负用户信任)

日前,有媒体报道水滴筹的筹款中介抽成在30%以上,最高可达70%。消息引发巨大舆情,并迅速冲上热搜榜第一名。8月21日,水滴筹公开声明称,平台目前收取筹款额的3%作为服务费,另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0.6%。也即,“任何高于筹款额3.6%的费用都不是平台收取”。而筹款中介是由部分恶意推广的第三方商业组织运作,水滴筹对此类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抵制和打击。

尽管一纸声明划清界限,但笔者认为,作为平台水滴筹对此类行为完全无责是不可能的。首先,不管此类推广由谁发起,其依托的平台都是水滴筹。而作为公益平台,如何识别筹款中介和真实病患,确保爱心人士的善款能够发挥作用当是基本要求。从前几年的发展来看,水滴筹平台对于信息真实性要求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使用它。但正因为用户多了,筹款效率高了,这种模式被一些第三方中介盯上。如果水滴筹的运营不能有效甄别恶意第三方,这会对用户信任度带来沉重打击,甚至可能颠覆其商业模式。

其次,撇开公益不论,作为一个资金筹措平台,水滴筹最核心的商业价值在于其筹资能力和资金沉淀能力。不管是对筹资额收取3%的服务费,还是沉淀资金的投资收益,总的来看筹资总量和水滴筹本身的利益是直接挂钩的。而财报显示,2021年通过水滴保产生的首年保费("FYP")达到163.63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约有3.94亿用户通过水滴筹向近240万名大病患者捐赠了累计超过484亿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水滴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余额达到27.871亿元,比2021年第三季度末增加了1.76亿元。

曾有不少电商平台对卖假货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只要有成交额就有利于平台的估值和市值增长。但事实证明,这种行为是极其短视的。同理,如果水滴筹在运营上更多看中自身揽收善款的动员能力,对筹款中介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行为也是非常危险的。其他不论,只说此类案例中每100元捐赠款中,就有30元到70元的费用可以被轻松转走,水滴筹的监管作用体现在哪里?

最后,本次被曝光的筹款中介“灰产”问题,和此前被诟病最多的募款人资格审核不严其实是同一个问题。一般来说,水滴筹会提供筹款人的病历报告,但基本不披露筹款人的账务状况、医保状况,以至于过去发生过多起家中有车有房、经济实力不俗的患者靠病历“博同情”募款最后被揭穿的案例。“假卖惨者”和“筹款中介”之所以能够得手,其根源还是平台在信息审核、资金划拨等环节的审核不严格,真实性和透明性执行不到位造成的。

筹款中介的存在,极大的挑战了社会的信任底线,也对诸如水滴筹这样带有公益属性的商业化平台带来了挑战。信任是现代商业的基石,这一点对互联网大病救助平台来说更是如此。从水滴筹此次的回应,以及此前的一些公开信息,我们看到其确实在投入资源试图解决此类问题。但很显然目前的努力还是不够,需要平台投入更多资源才行。总而言之,只有让大病救助平台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不辜负所有爱心人士的善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