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森林防灭火插上5G翅膀

我国地大物博,森林资源丰富。截至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2.2亿公顷,森林蓄积量为175.6亿立方米。这对治理土地荒漠化、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森林火灾给这些目标的实现带来巨大威胁。

“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难度大,要加快推进5G技术应用,让森林防灭火更加高效。”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孙建博建议,借助5G技术织密织牢立体化、智能化森林防灭火网络。

据统计,2010年至2019年,在已查明原因的森林草原火灾中,由人为原因引发的占97%以上“。对人为原因引发的森林草原火灾,在日常火情监测和事后对肇事者的排查方面都非常困难。”孙建博表示,森林防火的关键在于“防人”,但目前常用的地面巡护、瞭望台监测和空中巡护三种火情监测方式,或因视线相对受限,或因飞行范围、巡护时间方面存在局限,无法对林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导致野外用火行为容易漏管失控。

“以无人机为例,林区地形环境复杂,无人机在飞行中难免遇到障碍,影响巡护效率和画面传输。有了5G技术‘加持’,无人机将拥有自主诊断、自动飞行、主动避障及精准降落的能力,消除现有无人机对操作人员的依赖和能力限制。”孙建博说。

针对肇事者难以排查的问题,孙建博建议,建立森林防火5G电子围栏监测系统,对重要林区及边界处进行监控,为预防人为因素引发森林草原火灾以及事后调查取证提供支撑。

如何给森林防灭火插上5G的翅膀?孙建博建议,要加大森林防灭火智能化建设投入力度,打造现代化森林防火监测预警、远程救援指挥系统,提高监测预警和救援效率。

孙建博介绍,随着卫星监测林火技术兴起,红外线监测、雷达监测等技术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得到应用,加上视频监控系统,森林防灭火能力大幅提升。但囿于通信等技术限制,现有视频监控系统在远程传输方面存在画面延迟、清晰度不高等问题,给监测预警和指挥救援带来一定影响。

“5G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时、广覆盖和低功耗等特点,在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中应用5G技术,能够实现全天候、全方位、远距离监测大范围森林资源,实现高清现场画面的实时传输,为应急响应赢得更多宝贵时间。”孙建博说,5G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在室内对野外林区的远距离集中监测,而且高清画面还可以作为研究使用。

孙建博建议,在全国开展5G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灭火智能化建设试点,将5G技术与大数据、无人机、红外探测、卫星监测等技术手段融合,推动森林防灭火工作实现监测预警精准化、扑火决策智能化、扑火装备现代化。同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森林防灭火设施和装备上,实现设施和装备的互联互通,真正做到实时管理、智能管理。

“森林防灭火是一项系统工作,如何让防和救结合得更加紧密,让现有装备、系统更加‘耳聪目明’、协同高效?就是要借助5G技术联通各环节,真正构建空天地立体化、智能化森林防灭火系统。”孙建博说。

关键词: